第328页

“明白了。”赵安恍然大悟——耶律朱哥的军队大都是些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看见血和死人就会腿发软的战场菜鸟,杨亮节忽悠说明天下午才开始攻城,这些新人今天铁定会放松警惕,宋军再去偷袭,成功希望就大得多了。想到这里,赵安不由又是敬佩又是担心的问道:“杨将军,你这么做,将来不怕贾太师责怪你有损大宋军威?”

“当然不怕。”杨亮节把双手一摊,毫不脸红的说道:“兵不厌诈,战场之上,为了胜利可以不择一切手段——这点就是我的恩师贾太师亲自教的。”

“有其师必有其徒。”这是赵安的心底话,也是老实话。

……

杨亮节确实是得到了贾老贼的几分真传,在城固城下嚷嚷了几句之后,城固守军和城里的蒙古人色目人还真动了心眼,尤其是天下公认的墙头草色目人,那更是直接嚷嚷着抓紧时间开城投降,免得宋军破城之后真把他们杀得鸡犬不留。面对这样的情况,药乐罕自然不敢怠慢,一边派人组织蒙古百姓和色目百姓参与守城,坚定他们的守城决心,一边派军队抓捕叫嚷投降叫得最凶的几个色目人,临阵之际,竟也闹出了些许骚动。仅有城固城里的汉人百姓事不关己,倒也乐得白看笑话——当然了,如果药乐罕想要鼓动他们上城助战,那就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了。

闹腾到晚上,城固城里总算是基本安静下来,虽说爷爷上过战场的药乐罕到城上巡视了一圈,要求值夜守军不能合眼,随时随地预防宋军乘夜偷城。可药乐罕前脚刚下城,后脚那些守军就聚在了一起,七嘴八舌的讨论军情,或是叫嚷要和宋军决一死战,延续他们父辈祖辈三十年前力战余玠的荣光;或是担心宋军势大,城固又不可能得到来自汉中的增援,仗打下去只怕情况不妙;更多的则是讨论药乐罕明天会不会开城投降,如果药乐罕拒绝投降,宋军会不会真的屠城报仇。

“咱们是不是盯着点城下面?要不然宋蛮子来偷城怎么办?”偶尔有一个胆子小的怕药乐罕回来巡查,好心提出建议。可他的话刚出口,正聊得的同伴就一起吼起来,“要去自己去!白天没听到宋蛮子的将军说,要明天下午才来攻城?”胆小的也就不敢再说话了。

先老实等到明天下午再说,到时候药乐罕将军如果开城投降,那自己也别犯傻去挡宋蛮子的刀子,老老实实跟着投降就是了;如果药乐罕将军坚持不肯投降,那就跟着他先后和宋蛮子打上几仗,看看情况再说——这是大部分城固守军心中的想法。可这些聊得热火朝天的守军并不知道的是,一只巨大的魔掌,已经悄悄的伸到了他们头上……

与此同时的杨亮节营中,杨亮节和赵安经过抽签,曾经参加过两次神臂城大战和钓鱼城血战的赵安成了偷袭城固的敢死队队长,至于敢死队员,则是杨亮节和赵安亲自在军队之中招募出来的三百名精锐士兵,战场经验丰富又身强力壮,每一个人手上都沾过蒙古士兵的鲜血,总体战斗力绝对不亚于一支千人队。临出发前,杨亮节亲自向这支敢死队和赵安敬酒,大声说道:“弟兄们,我杨亮节啥都不说了,你们这次去打城固,是为了大宋江山去,也是为了大宋千千万万的子民去!我也没什么可感谢你们的,只要你们活着回来,赏钱够你们用到孙子那辈!”

“杨将军放心,我们不破城固,誓不收兵!”赵安举起装满烈酒的粗瓷大碗,狂傲的大喝一声。其他三百名敢死队员也是如此,纷纷举起酒碗,齐声怒吼,“不破城固,誓不收兵!”

“弟兄们,拜托了!”杨亮节率先将烈酒一饮而尽。赵安带头,三百名宋军壮士也是一起将烈酒痛饮下腹,末了,赵安将酒碗猛的一摔,吼道:“弟兄们,上路!杀鞑子!”

“上路!”三百宋军齐声低吼,提起雪亮短刀,人衔枚,马套环,列队奔出宋军大营,借着夜色掩护,无声无息的扑向正南面的城固……

第四卷 川中义 第九十五章 汉中决战(3)

“大宋!大宋!杀鞑子——!”伴随着城内城外的宋军将士长声怒号,已经杀得满身是血的赵安钢斧劈下,城固北门的门闩应声而断,一丈多高的厚重城门也瞬时间被城外宋军撞开。如雷的欢呼声中,密密麻麻的宋军大队蜂拥入城,潮水般掩向正在与宋军敢死队杀得难分难解的城固守军。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从宋军刚刚冲进城开始,招降的口号声就一直没断过——当然了,这也是贾老贼教的,招降敌人不仅可以极大的避免自军伤亡,而且还可以为煤窑矿山采石场增加壮劳力,所以杨亮节还没进城就下达了必须喊招降口号的死命令。话虽如此,对蒙古苦大仇深的宋军将士却不肯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大部分人都是一边喊着口号,一边毫不留情的用刀子枪头往蒙古士兵身上招呼,一刀比一刀更狠,而且是专门往要害处招呼,基本上只要砍实了,挨刀挨枪的蒙古士兵也就可以直接去苍狼白鹿那里去报到了——虽说汉中的蒙古军已经几十年没和宋军开战了,可他们的祖先杀过四川百姓,勉强也算是父债子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