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页

刘辩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见顾雍及蔡邕听得入迷,随即又继续补充道:“国教除了限制君主之外,还可以统一民众的信仰,激发他们的道德理念,劝导他们向善、自强不息!只有道德、律法、信仰这三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之时,真正的太平盛世才会到来!为了防止国教势大,国教之人不得干涉国政,只有限制君主的权利。”

“律法、道德、信仰,只要做到这三点,我大汉内乱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只需要提防外敌即可!”刘辩最后用一句理想式的话语,结束了这长篇大论。

“只是如此一来,君臣之间的关系,岂非非常混乱?还有,若是一教之主以及君主同是昏庸之辈,又该如何自处?”顾雍仔细的想了想,觉得刘辩的办法虽然好,却也不能根本改变原因,还是属于治标之法。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世上没有真正的根治内乱之法,我们只能将混乱降到最低罢了。而且一个君主的贤明与否,除了他在位的政绩以外,还有他选继承人的眼光!”刘辩说道这里又顿了一下,看着两人沉默的表情,缓缓的说道:“真正要治根的方法,还是在选择下一任君主上多下一些功夫和周折!除了上任君主指定继承人外,还需要经过各种的考验。不论是君主还是教主,只有通过了考验,确认其才能、品德才能上位。”

刘辩其实对立设国教一事,还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国教的教主以及帝王要是至亲之人,并且教主要为纯洁的女性,国教教主只有限制帝王的权限,却无权干涉朝政。

也就说,不论君主的权力如何被限制,这个江山还是会在他后人之手。至于教主为何要为女性,这个就是刘辩的个人爱好了!

当然,这些都是刘辩后人的事情,刘辩在位的时候,就算国教成立了,又有谁能限制他呢?何况刘辩现在还没有成为帝王,一统天下。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顾雍口中喃喃自语着,听完了刘辩的见解,他心中大为震撼。

看着刘辩悲悯天人的双眸,顾雍心中一突,猛然拜了下去:“王爷的见地十分独特,雍受益匪浅!如蒙不弃,雍愿拜王爷为主,追随在王爷左右,时常学习!”

刘辩闻言大喜过望,连忙快步的飞奔而下,扶起了顾雍,并且感叹道:“我得元叹,如高祖得张良!”

顾雍的臣服完全在刘辩意料之中,因为顾雍没有理由拒绝,只要顾雍真的是蔡邕的学生的话!一定会继承蔡邕的一些性格特点,那么他就无法抗拒效忠刘辩的诱惑了。

“你的确很有才能,希望你日后能够做到今日所言!琰儿我就托付给你了!”蔡邕心中也是百般的滋味,虽然不愿意承认,不过刘辩的确说出了乱世的缘由,并且提出了根治之法。

“哈哈,琰儿本来就是我照顾的,不用你托付!”刘辩或许觉得看蔡邕现在的表情不爽,随即又嬉皮笑脸的开了个玩笑。

“你!”果然,在刘辩说出那番话后,蔡邕果然恢复正常,变回了原来的模样,一脸气愤的指着刘辩,半句话说不出来。

见蔡邕恢复正常,刘辩同顾雍相视一笑,不再多说什么。

正当刘辩准备让人摆设酒席,招待蔡邕师徒一番的时候,一个暗部所扮的侍从来报,说是带来了华佗和张机,请刘辩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