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括无奈一笑,紧步跟了上去。
吐蕃高僧讲授佛法的场地选在了终南山山坳之中,之所以定在此处,该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信众。毕竟荐福寺虽大,却至多能容纳下几百人。而这终南山的山坳,即便是几千人也可以毫不费力的塞进去。
这个山坳口呈一个倒葫芦形,里面宽阔,外侧窄小。三人登上最后一级台阶,才看到了眼前的盛况。两旁的巨石早被贴上了印有吐蕃经文的黄纸,数千信众在几个小喇嘛的引领下,不停涌入山坳口。
“我了个乖乖,这人还真多!”
张延基拭去额头上的虚汗,感慨道。
“别废话了,我们赶紧跟进去。”
李括看了看天色,促声道。他们要在日暮城闭之前赶回长安,将情况告知南大哥。
一进入外侧的葫芦口,便觉空气甚为浑浊。几个小喇嘛守着四人宽的山坳口,给每一个进入的信客分发一碗圣水,一条圣符。由于人数实在众多,人群缓慢的挪动着。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李括一行少年才将将走到山坳口。那小喇嘛叽里咕噜的说了半天,少年们才明白,他是叫自己用手沾了圣水点在额头上,将圣符贴上去。不想惹人怀疑,李括顺从的点了点头,双手合十,虔诚一拜。
“请这位师傅带领我们进入山坳,聆听佛僧的教诲,接受灵魂的净涤!”
注1:此处大食指的是黑衣大食,即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因其旗帜尚黑,故中国史籍称其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建立与巩固,标志着阿拉伯帝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王朝以伊拉克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营建了新都巴格达。该城宏伟壮观,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与当时的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的世界性大都市。关于大食的东侵,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简单来说,大食人的东侵是传教与敛财双重激励下的结果。自此,东西两大帝国无可避免的进行了一场较量。
第六十章 洛书(四)
山坳正中有一块齐人高的巨石,一个带着青面獠牙面具的吐蕃佛僧此刻正盘腿坐在其上。
几名小喇嘛跑至巨石下,用吐蕃话低声说了几句,那佛僧缓缓睁开了眼睛。尽管面上戴着面具,但凌厉的目光透过孔径射将出来却没有减弱半分威势。
见众信众皆已坐定,那佛僧清了清嗓子道:“今日吾教授汝等‘持诵功德’经义,汝等且随我念来。”
“持咒功德,不可言喻。男女老幼,富贵贫贱,皆可念诵,朝夕昼夜,行住坐卧,无不适宜。”
他先用吐蕃话吟诵一遍,微顿一顿,又用唐言重复了一遍。上古梵音似带有魔力一般,众信众纷纷以头抢地,涕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