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吐蕃人可以烧掉粮仓、搬走羽箭却是无法在短时内宰杀掉全部牛羊、马匹。除去带走了一千匹战马外,大量的牲畜都被吐蕃人遗弃在茫茫河口草原上,这下可让唐军赞叹连连。要知道,虽然大伙儿在大非川草原受到了白狼族勇士的盛情款待,但那时大伙儿毕竟是客人,不好意思让主人太过破费。而这次则大为不同,这些牲畜都是吐蕃人畜养的,不吃白不吃,逮到这么个好机会他们怎能不打打牙祭?
至于铜武营的军士,却不得不先去收编那些所谓的‘唐民’。谁叫自家都尉大人看不得同胞受苦呢。只是,让他们不忿的是那些所谓的唐民竟然口口声声的称大伙儿为唐寇。
这算怎么个意思?大伙儿从吐蕃人的魔爪中将他们解救出来,还救出罪过来了?
这种心情一直愠在铜武营士兵心中,让人分外憋闷。正所谓恨屋及乌,一路上大伙自然对王小春这个野小子冷嘲热讽。
人家不认自己这门亲戚,我们又何必将热脸往人家冷屁股上贴?
这种情状一直延续着,直到铜武营将士来到河口城外的那陇土原畔。
在临近河口城的一处三坪方圆的土原处,拥杂的堆搭着一列窝棚。之所以形容其为窝棚,是因为它太过杂乱不堪,实在难以让人将其与屋舍联系到一起。大约两百余顶类似帐篷的建构紧紧搭在一起,一致的开口朝北,一致包着厚厚的毡皮。只不过棚门的开口却施施然的咧了嘴,毡皮上也满是打的花花绿绿的补丁。
从结构上来说,与帐篷明显不同的是,这些窝棚都有四根木柱做支撑,算的上永久性建筑。听王小春说,他们都是住在这样的窝棚中,每十个人一间,不分冬夏。
之前挖苦不断的新兵犊子立时闭上了嘴,一直低声埋怨的铜武老兵眼角则流下了两行热泪。原来他们受了这么多苦,难怪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是唐人。
亲身来到窝棚处,李括长长叹了一口气。
“你们一共有多少人?”
李括单手抚着额头,轻声问道。
王小春显然对李括不甚畏惧,扬了扬头道:“一共两千三百多人,其中有三百多的女人,五百多老弱。”
李括心中大惊,小小的一个河口城竟然就有这么多唐人,如此算来整个吐蕃得有多少从陇右掳掠来的遗民?
“能帮我把他们叫出来吗,我想跟他们谈谈心。”
李括尽量将自己的声音放得平缓,免得吓到这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