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即便如此,在迎进疏勒军三千人后,玉门关仍未显丝毫拥挤之意。

事实上,玉门关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要塞。一入城,便可看到纵横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虽然少了些许长安城的大气与恢弘,却多出几分生机和人情味。街道上尽是往来的商旅和居民,他们的脸上虽然被风沙雕出了楞子,却显得那么亲切阳光……

登上城关远远望去,但见城外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尽是盎然春意。

谁言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不度怕只是人情!

此时此刻,李括终于明白为什么更多的行商、军队选择走北侧的玉门关,而放弃城门税收取更公道的阳关了。阳光是丝绸之路南线必经之地,因其位于一条雪水融化的大河外,滋养出一片绿洲。但正因为此,来自于大漠深处的沙盗经常会来此地打秋风。

加之阳关驻军没有玉门关那么多,不能保证来往行商的安全。久而久之,商旅们宁可多花些关税也不愿冒着掉脑袋的风险走南线过阳关了。

生命的安全永远是商旅最关心的事。

“李将军,李将军,张某恭候多时了!”

镇守使衙门外,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男子轻捋着胡须,冲李括打起了招呼。

“原来是张守备,久仰,久仰!”

李括拉紧缰绳,甩开马镫,轻巧的跳离了马背。自有守备府亲卫上前牵过清风,送到马厩中歇息进食。

看着眉眼……他隐约想起高适高伯父跟他谈起的河西军中的一位故人,张子谦!

既然是高伯父的朋友,少年便自然而然的觉得亲切。

“嗯,李将军果然出落的一表人才,我还道达夫言过其实,今日一见,果真是名不虚传!”

张子谦点了点头道:“你的军队就驻扎在城东南的大营吧,那里正好可以供三千人住下,若是来的人再多些,怕是老夫也无可奈何了。”

“多谢张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