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页

赤唐[校对版] 九州流云 1590 字 2023-03-15

“啊,尊敬的安西军都督!我,李怀忠,大唐皇帝册封的藩王特地携文武出城迎接天军王师!”

他这话说的极为谄媚,不少天威、铜武将士都皱起了眉毛。不过李括却是微微一笑,拱手一礼道:“城主陛下客套了!李某率军叨扰城主,实是有要事相商,还望城主不要介意。”

“不敢,不敢!俱兰城能蒙李都督看重,作为王师驻地,实乃是小王的荣幸。来,诸位将军快快里面请,今夜小王变为诸位接风洗尘!”

李怀忠挤出一抹笑容,弓着身子伸臂相邀。

第七十五章 万里(三)

俱兰城在这河中的地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

跟其他河中胡国相似,俱兰国也是典型随风而倒的浮草。在去岁高仙芝大破石国,生擒突骑施可汗、石国国王之前,俱兰国主一直是大食的坚定支持者,自然而然的,也便是安拉的真诚信徒。

可是自从去岁高仙芝在河中立威以来,多半数靠近安西四镇的胡国都改旗易帜,拍着胸脯声明将效忠于大唐皇帝陛下。这样一来,俱兰城、阿史不来城、碎叶一线名义上便处于安西军掌控中。虽是这样说,但由于大唐在西域奉行的是羁縻统治的政策,安西军根本不会在诸胡国驻军,也就不可能实际掌控这一地区的军政大权。

换句话说,诸如李怀忠一类的胡主不过是向大唐皇帝表明臣属的姿态,至于自治权还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俱兰城中的驻军约有五千上下,若是悉数调度,算上民壮或许可以增添到万人出头。这也就是李括对李怀忠稍显客套的原因。不到情非得已,少年并不想与李怀忠决裂,毕竟这是安西将士们东迁必须经过的门户。若是关系闹得太僵,将李怀忠逼到大食人那面去,就显得得不偿失了。

当然,从李怀忠的角度讲,他更想讨好眼前这位安西军炙手可热的都督。看他的年岁也就是十八九,就做到了一镇都督的高位,假以时日必定会接受安西大都护的位置,到了那时水涨船高,再想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对于李怀忠这类人来说,判断把握时机的能力显然非常出众。常年的下注押赌使得他们的神经异常敏感,不论表面的局势显得有多扑朔迷离,他们总能剥丝抽茧,作出最有利自己的决定。

今晚在俱兰城王宫内举办的宴席,显然便是李怀忠作出的第一步重大决定。

别看俱兰城不算太大,可都城正中的王宫却是阔畅轩广,极尽奢华。李括受到李怀忠相邀,带了铜武营近百名心腹前往王宫赴宴,一路上自是受到无上礼遇。

经由王宫总管的引领,李括与众心腹齐齐入席归位。令少年感到惊讶的是,区区一个胡国王宫的正厅竟能如此豪奢。算上李怀忠的心腹、随侍重臣,王宫内已经容纳了五六百人,可少年却没有感受到丝毫的拥挤之感。

李括心中不免苦笑。取民之脂膏,兴之于宫室。看来不管在何处,都是这个道理。

因为受到李怀忠的特许,李括得以坐到和俱兰国主相平手的位置。而双方的心腹将领、近侍则按照各自的地位分宾主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