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丰臣秀吉出身贫苦,没有任何现成的环境可以依托,相较于织田信长,德川家康等诸多战国大名,他起点是最低的。丰臣秀吉年少四处奔走,出仕过饭尾氏,松下氏,最后才在织田信长手下正式取得武士的资格。
作为战国第一出人投地之人,他以其八面玲珑的口才以及不拘于常理的想象力崭露头角,并获得了其主织田信长的莫大信任,从一介士卒晋升为堂堂一国大名。信长死后,他便以疾风怒涛之势取得了天下。(以上这段话出自太阁5简介,个人很喜欢这段话)
当然这天下不包括,他后来不自量力想通过征讨朝鲜,来达到征服明国目的的天下,这亦是李晓穿越到日本要改变的使命。
至于三英杰最后一位(以统一日本的先后顺序)的德川家康,很多人对他的评价,只能是……
好吧,如果非要加一句话,就是‘忍’术日本第一,‘生命力’三英杰中第一。
用日本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此人乃彻头彻尾的右翼分子,小说写得不错,但是人品就不怎么样了)曾这样评价德川家康还有丰臣秀吉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
比如你对一个日本人他说他像丰臣秀吉,他表面上会谦虚地一下,但是掩饰不住他心里的喜悦之情。
但如果你对他说他像德川家康,他就算不和你当面吵一架,也一定会在心底骂你,你才像德川家康,你和你妈才像德川家康,你他妈全家都像德川家康。
与大部分国家崇拜开国太祖的习惯不同,日本人比较会对失败者寄予深厚的同情。
在同时代对手中,例如源平合战中,日本人会记得有日本项羽之称的木曾义仲,而不记得胜利者第一任幕府将军源赖朝。
南北朝时,日本人会将喊着七生报国自刃而死的楠木正成奉为军神,而对开创室町幕府的足利尊氏不屑一顾。
到了关原合战,以决死突击击溃德川军本阵的真田幸村,其在日本人心目地位也远高于德川家康。
其实想来也不复杂,就像日本人喜欢的敦盛里唱的,人间五十年,与天地相比,不过渺小一物。看世事,梦幻似水,任人生一度,入灭随即当前。
正因为日本人整日里自伤自哀的习惯了,对失败者的同情,更能贴近他们平日对现实压抑,而郁郁不得志的现实遭遇,所以他们爱欣赏美丽却花期短暂的樱花,却无人在意有着顽强生命力,大雪压肩挺且直的青松一样。
因此也有了武士道里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毫无留恋的结束自己的生命。对,既然不能在最辉煌时凋谢,那么剩下活得最长的都是老乌龟,所以德川家康你就不得不杯具了。在山冈庄八所著《德川家康》里,德川家康在嫡长子松平信康遭到织田信长赐死前夕,信康偷偷来看望父亲,也算是临终永别。信康哭诉甚多,但此刻已是五国大名的德川家康唯一的反应是:沉默。待信康最终见无望免死,大哭而去后,德川家康方才放声大哭。
在德川家康生平唯一一次惨痛的失败,对武田家的三方原合战。德川军溃败之后,他骑马逃窜时曾吓到在马上拉粪。他让人当场绘下自己愁苦的样子,挂在屋子里,让自己时刻可以见到。该画像称为“颦像”,现在仍存在。德川家康一生勤俭节约,即使一统战国,成为‘天下人’后,吃得也很节俭,连鱼也很少吃,每日就吃腌萝卜就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