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武田信玄又言:“在来岩摫城路上我已想很清楚了,无论义信是否内通上杉,我信玄这些年忙于征战都没有尽到做父亲教导的责任,而夫人又太溺爱义信了,无论如何,就是看在夫人的面子,所以我都给义信一次机会。但也会好好敲打他,若他再犯第二次类似错误。我绝不会容情。”

在普通家里,长子犯错,父亲可以打骂,而武田义信却是作为武田家的继承人。

若将他嫡位剥夺去,要么被幽禁一生,要么自尽,运气逆天一点,才可以出家。历史上夺嫡失败的人,哪个有好下场的,如果废了武田义信,这简直与亲手杀了他无二。

所以武田信玄即使从亲情上考虑,也没那么容易下这个决断。

李晓听武田信玄这么说,默默叹了口气,果然凭此还是无法扳倒武田义信。

以目前而论,就算不考虑亲情这个范畴,按照嫡长子继位制,现在许多家臣都已将武田义信视作武田信玄的未来接班人。

如迹部胜资之流,已在他身上投入政治投资,或者将身家性命赌在他身上的家臣不少,还有一部分恪守义理的家臣,就是觉得大义名分所在,这传承之序不可轻易变动。

这样武田信玄要废嫡,无疑会困难重重。当初武田信虎就是要废除武田信玄的嫡位,结果反而被众家臣流放骏河,在外孙家那边这客饭一吃就是二十年。

所以武田信玄有这前车之鉴,无疑会慎重不少。

而且这信件,还暂时见不得光,毕竟武田家刚刚决定于越后军开战,而这边就发生嫡长子内通越后一事,这对武田家士气打击很大。

何况李晓当日,若不是事情紧急,也不会这么早命横谷幸重将信送出。

这样的关键证据,要留到致命一击时才用,若不能绝对致其死地时,必需要将这好牌留在手里。

就和官场斗争时一样,平日高高在上的人物,风光无限,一旦出了犯了大事,所有罪证一扯就是三四十条,甚至上百条,而且多半不是捏造的,如此这样的大人物,最后轰然倒下,永无翻身之地。

难道这些罪证平日都不存在吗?并非如此,只是他的政敌都紧紧地捏在手里,等待着他最软弱的一刻。

用钝刀慢慢砍人,很痛但是不要命,只有快刀斩乱麻,才是一劳永逸。

凭这封信目前要扳倒武田义信不是没有可能,但却把握不大,事实上也如李晓预料,武田信玄并没有痛下决心废除武田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