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襄阳的文官们则开始了逼逼宫。天子刘协早就料到这一天,而且他通过这些年的观察,也逐渐发现了刘琮对于汉室宗亲倒是不薄,尤其是刘尚,真的成为一郡太守。而刘璋作为竟陵候过得也还算潇洒。刘协想到了禅让,毕竟他与刘琮年纪相差不大,而且这十多年来都市以兄弟相称。如果主动禅让,想来刘琮也不会为难他。
对于皇帝陛下的这个决定,许靖是拍手叫好,大呼陛下英明。诸葛亮和荀彧、张昭等人则默不支声。张昭与荀彧大汉朝廷的忠实拥护者,但荀彧知道刘协这个皇帝有名无实,而且不思进取,如今曹操已经称帝,如果一直靠着刘协,只怕永远没有华夏一统的哪一天。
诸葛亮则是一直感叹于刘琮的魄力。虽然出山一来一直尽心尽力辅佐刘琮,但他真的没想到自己这个表弟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居然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虽然雄图二分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有区别。但刘琮的所作所为确实展现了一个帝王的才华。尤其是在实力明显不如曹操的情况显示偷袭许昌劫来天子。然后接着曹操平定西凉的无暇东顾,火速进军占领江东。
天下是汉室天下,但不是刘协一人之天下,诸葛亮似乎也接受了这种观点,尤其是天子抵达襄阳后的所作所为,让诸葛亮等文官不得不将华夏一统的希望寄托在刘琮身上。
当皇帝是刘琮的梦想,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如果自己不挺身出,不掌控朝政,想来将来换个皇帝也不见得能够容下自己。而且随着和平的时间越长,手下的人就可能忘记自己曾经的功劳。所以争是必须要争的。当然刘协说禅让,刘琮自然是要退让一番的。这也是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嘴。不过刘琮不担心天下十字口诛笔伐,首先曹操称帝在先,其次自己也是汉室宗亲,功高盖主是当今汉室第一功臣!
第四百三十八章 禅位大典
几番推让之后,刘琮在满朝文物的劝解下非常勉强的接受了皇帝禅位。而伴随了皇帝刘协大半辈子的荀彧又接到了他这一生当中的一个重任—全程负责禅让大典!
荀彧没有反对,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当初他是为了拥立皇帝刘协而与曹操决裂,到了襄阳之后也试图以一己之力护的皇帝周全。可是天不遂人愿。这天下已经不再是刘协的天下,而是曹操与刘琮的天下,曹操已经称帝,为了名正言顺的进行北伐,刘琮对皇位也是志在必得。
而刘琮早在几年前就彻底放弃了刘协归顺刘琮,叫一声主公就必须做臣子的事情!曾经的诗中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多也多不去!
襄阳皇宫中,刘协住的宫殿,已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守卫着,比起平日里,更是严密了不少。
往日里刘琮对这个皇帝还是十分尊重。刘协也能四处走一走,到这时已是被严密的监控起来,连去御花园一转的自由都被夺去。
虽才跟着荀彧逃离许昌来到襄阳后,丞相刘琮不曾短了他的吃喝用度,可一日赛过一日的煎熬,加上纵情女色依旧让刘协的身体,越发的虚弱下来。
这一日,从一早起来,就被宫人围起来,沐浴更衣,更是给他换上了许久不曾穿上的正式朝服。刘协的心里一阵发慌,已有预感,这大概是他最后一次,身着天子冕服。尽管之前似乎想通了,但真的到了这一天刘协心中仍旧不是滋味。
面无表情,和木偶一般,被人拾掇着,直到被扶上去,乘舆而行,见四下无人,刘协才心里仰头望上,两行泪水垂了下来。
一队队的士兵,在前面开道,有乐师在奏着乐,沿途街道,百姓都跪伏着,不敢有丝毫动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