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的林敬之是被父母一起离世的事情给打击到了,所以才许下誓言不再踏足朝堂,后来就是连林老太君亲自劝说,都没能让其回头,现在的林敬之以前还觉得这是件好事,至少不用他去墨文弄墨,省得露了马脚,但随着田机与王蒙等贪心的狗官派人去搅挠林家的店铺生意后,他才渐渐对此事持有了不同的态度。
不说别的,单只是林家能出一位品阶不大的官员,他田机与王蒙就不敢如此放肆!
当然,想归想,林敬之对于向朝堂发展,去做官一事,仍然是很排斥的,因为他上一世只是个平民孤儿,根本就不懂得为官之道,从电视与小说中了解,并不是当个好官,当个清官,就能流芳百世,长命百岁的。
为官有为官的道理,就像是经商要懂得如何去做生意一样,若是没这个悟性,参不透其中的规则与定律,最终别说是光耀门楣了,就是想要保全性命,怕也是件天大的难事。
而且一个不好,甚至会连累全家人一起陪葬,这里是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社会,不是现代,一个人犯事一个人当,有很多罪名是累及全家,甚至于株连九族的。
林敬之这般想着,眉头便轻轻皱了起来,坐在上首位置的郑胜见状,突然开口道:“贤侄可是碍于以前发下的誓言,不好改口,怕被人看轻了去?”
任谁也知道,商人再如何有钱,地位也比不得当朝的官员,所以郑胜会如此猜测,也不是没有道理。
第九十五章 欲速则不达
在这个时代,人无信不立,更何况林敬之以十四之龄刚高中举人不久,就许下了誓言,弄的此事满城风雨,人尽皆知,所以现在的林敬之即便是想要再涉官途,也得先想想能不能顶的住众人舆论的指责与刁难。
再则林敬之发誓的缘由是因为父母双亲的离世,若是他果真违了誓言,岂不是成了不孝之徒?
无信,不孝,占了这两样,如果不能找到更好的借口反驳,即便是他有再高的才华,也无法得到天下人的认同,前途也就堪优了。
试问,哪个皇帝敢重用被天下人唾弃的举人?
什么样的主子,用什么样的奴才,若果真皇帝敢重用他,岂不是也背上了无信不孝的罪名?
对于要不要再入仕途一事,林敬之以前是仔细想过的,而且想的很透彻,他既对做官排斥,又想通了其中的环节,所以觉得日后若无好的契机或者机遇,他这辈子是与做官无缘了。
“回郑将军……”
林敬之刚待开口,却被郑胜出言打断,说实话,除了想要促成儿子与林敬之结交以外,单凭林敬之十分有心的送的那枚玉如意,郑胜也对这个青年也是大有好感,“贤侄不必如此见外,这里即不是朝堂,也不是在军营之中,你还是称老夫一声郑伯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