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页

“……”

一批官员纷纷表示对武三思表现出来的谦虚的不满,轮番上阵,对武三思进行“规劝”,妄图把这位淡泊名利的亲王拉回阶级斗争的第一线。

宗楚客面含微笑地听着众人的奉承之言,不住地轻轻点头。他已经是当仁不让地把自己当作了武三思的第一心腹的。直到众人都表完忠心,他才向武三思道:“大王,您看,大家对您一直寄予厚望,您可是不能推拒的,若是再一味推拒的话,不免要冷了诸位同僚的心了。”

“额……”武三思脸上露出迟疑之色,然后轻轻挥手,道:“既然是诸位同僚如此厚意,为了我大周朝廷的万年承续,为了天下黎民的安居乐业,孤王也就不再顾惜什么名声了,就和太子斗一斗,看看谁最终能登上那个位子!”

“好!”一群大臣大受鼓舞。

事实上,很早以前,甚至武承嗣还在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武三思已经开始为太子之位而奋斗了。不过,那时候争是争,大家心知肚明,谁也不会宣之于口。今天的武三思此言一出,等于向在场的这些大臣们许下一个灿烂的前程。大家都是他的心腹,一旦他得位,定然不会让大家吃亏。

“不过……”武三思脸色忽然变得凝重:“太子为人谨小慎微,恐怕不会轻易犯错。而太子若是不犯错的话,陛下也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废掉他。诸位可有什么良策没有?”

他前面还在说太子是个贤良之人,现在刚刚发表了向皇位发起冲锋的宣言之后,立即让大家出谋划策,想办法让皇帝废掉太子。此人的口风变化之快,倒也是极为罕见。

那些大臣们也是丝毫不引以为意,纷纷发表看法。

“太子主要是依靠‘李党’的那一群大臣在背后撑腰,才能维持到今天,依我看,不如从外围着手,先斩其羽翼,将‘李党’的几个冥顽不灵的骨干扳倒,然后各个击破,就容易多了!”

“不错,依我看,咱们首先要斩除的,就是徐有功、宋璟这两个绝对的‘李党’骨干。还有魏元忠,此人虽然是陛下的直属亲信,一直被陛下信重,但此人暗地里却偏向太子,也不能姑息!”

“我倒是觉得不然,咱们还是应该以提高自身的声势入手,从声势上压倒太子。”

“不错,对于那些‘李党’的骨干,咱们还是应该以笼络为主。而魏元忠这样的摇摆不定的,更是要坚决争取。”

“……”

一群人都是文臣,充分发挥出了他们口舌便给的优势,纷纷出谋划策,相互之间往往是矛盾的,而且没有一个人提出了具体的可行之策。

武三思却并没有不耐的模样,只是静静地听着,兴趣盎然仿佛大家说的,都是奇谋妙策一般。而他的这般神态也进一步激励了群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