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书不好惹,左丞相的‘门生’惹到了他,他就直接要左丞相的态度——宋阳的心地,就是刑部的心地,杜大人的问题简单直接。
而丰隆皇帝高坐在龙椅上,看着臣子‘议事’,好像挺开心的,全没有出言打断的意思。
左丞相心中痛骂洪止惹是生非,脸上则笑容儒雅,轻飘飘地卸开了话题:“宋阳是青阳选上来的奇士,玄机公主的眼光,信得过、当然信得过。”
杜尚书没再追究下去,只是轻轻点了下头:“胡大人有所不知,此子不止心思不错,手段也称得上‘了不起’。”说完,他转头望向丰隆皇帝,再度长身施礼:“启奏吾皇,浑仪监凶案刚刚告破,凶手缉拿归案、案情真相大白。究其缘由,还是因为宋阳的苦主画像被人认出、由此确定了死者身份,突破这一层,便再无障碍了。”
随后杜尚书直起腰板,对宋阳点了点头。
此言一出,金殿上所有人都大感意外,其中洪止脸色最最难看,案子破了,刚刚的斥责全都成了无理刁难,杜尚书这一记耳光,扇得还算响亮。
宋阳也一下子轻松起来,不是因为洪家兄弟,在宋阳眼中根本没有他们。
丰隆先是面露喜色,但很快又皱起了眉头:“什么时候破的案子?为何不早说?”
“刚刚散去休息时臣得到的消息,本想等大选过后再呈禀陛下,刚好现在被洪……洪止提起,便提前说了出来。”
明明押后一天多才呈报的案情,被他说成‘这还是提前说了呢’,杜大人没语气、没表情,不管是实话还是谎话,从他口中说出来,永远都是理所当然的样子。
……
杜大人不是江湖好汉,从不去讲究什么‘知恩图报’。宦海沉浮,利来利往,没有一辈子的朋友也不存毕生的仇敌,哪能意气用事……不过,如果不费力、不伤身,杜大人也不介意去扶持一下帮过自己的人。今天的事情便是如此了,宋阳帮他破了大案,他便帮宋阳扬眉吐气。
杜大人心思不差,当初宋阳主动跑来要帮忙破案,他就大概猜到了,宋阳此举多半与殿试大选有关,虽然他想不到两件事的具体关联会是什么。他把案子捂下一天,就是为了在大选时宣布,给宋阳助力。
对刑部尚书而言,案情押后一天再呈报,不算什么大事。
这个消息来得恰到好处,这些老狐狸拿捏时机的本事不同凡响。
‘大笑苦主像’居然真的派上了用场,再加上宋阳之前的‘只求尽一份力,甘愿被嘲笑’之说,殿上几位大员对他全都换了一副眼光,而更让人忍不住想问的则是:通过一副骸骨,宋阳是如何绘出亡者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