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此人一生作案累累却从未伤过一条人命;偷盗无数可不动百姓分毫,而且每次作案得手,他只给自己留下一百两银子吃喝玩乐,剩余的全都分发下去,大都送给穷苦人家,偶尔也接济道上兄弟。尤其难得的,影子拓虽然是个贼,但目光异常了得,几乎所有被他接济过的小兄弟,日后都长成黑道上的大豪……或者说,他只挑能成气候的同道去帮。

短则两三年、长则十余载,黑道上崛起的呼风唤雨之辈,十之六七都得过影子拓的‘雪中送炭’,那影子拓在道上的威望便可想而知了。

影子拓以盗成名,但不光是盗富、盗官,也盗墓、盗矿甚至盗宫盗库。

有传说他连燕皇帝的九龙冕旒都偷走过,但是卖不出去钱,把玩了几天后潜入宫中留下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百两纹银,换回冕旒。燕帝就在他留字条的位置放下了银子,安排无数高手潜伏,可谁也不以为他会回来,结果没想到,再转过天来,银子不见了,冕旒回来了……

顾昭君说得兴致勃勃,宋阳听得直吸溜凉气,忍不住望向帛夫人:“这是真的?”

帛夫人笑了:“怎么可能那么神奇,以讹传讹,完全信不得。家父倒是去过几趟皇宫,可盗出来的都是些小玩意,至于那顶帽子,他连见都不曾见过,更毋论盗走、送还。”

话说完,旁人都一起笑了起来,唯独顾昭君连连摇头:“无趣无趣,真相无趣,好端端的毁了个漂亮传说,让人心里空落落的。”

坊间的传闻也的确是太玄了些,不过影子拓能够几次出入皇宫,也足以说明他的厉害了。

小捕喜欢听故事更想学本事,追问:“那位拓前辈的本领,传给帛夫人了?”只要对方一点头,小捕就打算过去拜师父了。

“父亲的本事,固然与他苦练有关,但更多的却是天赋……他天生就是做大盗的料子,没有天分,再怎么学也传承不到他的本领,我也不例外。他没能找到传人,那一身本事早随他尸身作古。”说着,帛夫人摇了摇头,轻轻叹口气。

帛先生呵呵笑着接口,领回话题:“当年拓前辈的名声响遍天下,所有大燕的差人都把他列为头号重犯,做梦都想着把他缉拿归案。后来我家大人出手,调运常廷卫,又是布局又是设伏……一斗就是十几年,谢大人没能抓到影子拓,但影子拓也被谢大人逼得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最后,影子拓身患重病救无可救,谁也没想到的,他带了女儿,自己来找我家大人了。”

谢大人和影子拓一官一匪,前者一封雀书就调动无数密探,后者一声呼喝能唤起大半个黑道,两个顶尖人物,前后斗了十余年,影子拓固然不曾落网,不过也一直没能真正甩开距他只有半步之遥的谢胖子,两人谁都奈何不了谁。虽然立场不同,但是彼此心中的那份佩服是不会错的,所以影子拓临死之前,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事情:自己归案,同时把女儿托付给谢胖子。

谢大人当真有些气魄,见影子拓病入膏肓,收容对方女儿同时,非但没有再抓他邀功,反而动用职权,担着被圣上责问的风险,消掉了影子拓所有的案底,还了毕生大敌一个自由身份。

不久之后影子拓辞世,谢大人以侍长兄之礼将其风光大葬,视其女儿为己出,疼爱有加、照顾周到,再后来大盗之女与谢大人的一个年轻心腹情投意合……

几十年前的往事,帛先生叙述平淡,既没有刀光剑影,更谈不上惊心动魄,可听过故事的人,都觉得心情异样,顾昭君第一个点头笑道:“佳话。这个故事,比着影子拓盗爆皇宫还要更动人些,以前可都小看谢胖子了,只道他是一副小人性子,没想到当真是有气概的。”

“我家大人要是没有些担当,他蒙难后,哪还会有我们这些谢门走狗不甘奔走。”帛先生一反常态,笑容变得清淡了:“家主不在了,但老狗还活着,还得接着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