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不过只有左手比划着,桑普右手背到了身后,悄然握住别于后腰的短刀,如果‘尸体’不肯听话,桑普不介意挥刀挑了他的脚筋,无论如何,这个人都要带到沙主面前。

这是他苦苦等待了二十年的机会,绝不能有丝毫闪失的。

……

比着要现在统治草原的犬戎牧族,沙民的历史更久远。

他们是草原上的一支大族,但并非一个部落,在长久的生息繁衍中,沙民对信仰的理解也出现了分歧,渐渐分成大大小小诸多部族。

信仰的理解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对神灵的尊敬全无两样,加之善良乐观的天性和几乎完全相同的生活习俗,沙民诸多部落一直混居在一起,相处和睦。

沙民的各个部族都有自己的沙王,另外沙王之上,还有‘沙主’,如果不考虑权力、信仰,单纯从结构上来看,和吐蕃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博结大活佛统御整座高原,在他辖下还有无数其他活佛,密宗教派也各不相同。

沙主本身也是最强大一族的王,地位凌驾于其他中小部族的沙王之上,不过自古以来,这个‘沙主’都是虚衔,精神意义远超真实权力。各族沙王对他谦恭尊敬,沙主则管好自己家就好,轻易不会去干涉别族事物。

发生战事一致对外,太平时候一盘散沙,虽然混居在一起但结构松散,无论强若各族都平等,沙民世世代代都是如此,直到四十年前,新任沙主不知从哪收罗了几个汉人,渐渐变得雄心勃勃,有意让‘沙主’这个虚衔变成真正的王权,想要把沙民集结成一个整体。

统一的过程并不算太血腥,沙主有野心且多才智,武力只是辅助手段,更多的是制造‘神迹’邀买民心,前后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陆续收服各部。其实对沙民而言,若能真正统一绝对是件好事,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赞成,千百年沿袭下来的生活方式,哪有那么容易改变的。

众多部族中,有一支‘白音’部,论规模也算是沙民中的大族,他们始终不愿接受沙主做真王,到二十年前,沙主已经统一全族,就只差这一部不肯归顺。

眼看大业将成,沙主岂肯就此罢休,各种手段用尽仍不能收服白音的时候,说不得就要动武了……自己生活艰苦,外面还有强敌虎视眈眈,谁都不愿意打内战,可当时的情形,双方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沙主若退让,那些收服到帐下的部族也会心思松动,前面二十年的辛苦都会打了水漂;白音更是不能低头,否则世上就只有沙民再无白音。

沙主统一各族是好事,白音不愿归降也只是不愿背弃先祖,大家的想法不同吧,无所谓谁对谁错。

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开战的节骨眼上,突然发生了一件意外:白音沙王之子,也是白音一族的继承人失足跌落山崖,重伤昏迷。

沙主趁机散播传言,白音不服真王所以王子遭遇厄运,这是神祇降下的惩罚。

一时间白音部人心惶惶,本来军容就远逊,现在又出了这样的事情,这一仗几乎都没法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