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页

吐蕃主帅大概明白,自己做错了一件事……不该打青阳的。

从派出十万前锋开始就错了。

青阳不同于苦水、洪口,此处虽然也是重镇,但它不是隘口、不是说不把它打下来大军就无法前进的。番军大可选择绕城而过,若还不放心的话至多留下几万兵马、做出强压的势子,逼着城内不敢轻举妄动也就是了。

可是现在,就算元帅想绕也不能绕了,他在青阳损兵折将,就此收兵绕城大军士气何存?

他已经传书前方包括凤凰城在内的各个南理城池‘若再抵抗青阳就是下场’,结果现在青阳安然无恙,若放任此城存在,堂堂吐蕃上邦的脸面何在、南理人又会欢欣鼓舞成什么样子?

事到如今,不由得他不打下去了,哪怕损失再大、哪怕明知这么拼不值,也得硬着头皮往下打,青阳给吐蕃吃的苦头太大了,此城不破,他这个元帅就甭干了。

吐蕃元帅放下军报,传令:“重新编班轮次,四班罔替改作三班轮换,另传,五日内不破青阳,百夫长之上所有将官治渎兵怠战之罪。你们当不了这个将军,就换换人吧。”

元帅声音平静,听不出一丝语气波折。说完稍稍停顿片刻,他忽然挥手,狠狠打翻了桌案上的茶杯,口中用吐蕃土语骂了句无比恶毒的脏话。

第一二零章 突围

五天时间,番军伤亡惨重,但青阳也绝非毫发无损,两军的伤亡对比悬殊,但两军的人数规模更悬殊……青阳城内每天的伤亡、减员都数以千计,可战之兵从开战前的将近两万,变成了如今的一万三千上下,人手已经不够两班倒换了,可番子的攻势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变得一天比一天更加猛烈。

人数的差异是无法弥补的,哪怕番子死二十个人来换青阳城中的一条命,到最后取胜的依旧是敌人。

对此青阳城的‘原配’智囊司马大人是束手无措,当然也轮不着他担心什么,城中有征西大元帅坐镇,大伙高枕无忧、高枕无忧……事实也正是如此,自从宋阳率兵进入青阳,每次行动、每场战事都进行得稳稳当当,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别人全不用费心,只要听他的吩咐、执行他的命令就成了,结果大十几万的吐蕃悍卒栽倒在青阳城前再爬不起来,这样辉煌的战果,可是任谁事先也不敢想象的。

小小一座青阳城,遭烈火仍屹立、遇强袭而反挫,宋阳从城里伸出一只手,硬是按住了番兵的马头,让横扫南理所向披靡、连镇西王都阻挡不住的吐蕃数十万大军止步于此,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

南理最神奇的侯爷,又做了一件让南理上下都欢喜鼓舞的神奇事情。

对于这场大战,葛司马算是彻底想明白了,心里踏实得很,理由不外四个字:有宋阳呢。

不过刘厚太守的看法,和葛司马不太一样,虽然他也信任宋阳,但毕竟是武将出身,看待战事时眼光要比着葛司马清楚多了:人力有穷尽,即便常春侯再怎么神奇,也不可能凭着手上这一点点人马永远挡住番子……太守看得出来,青阳就要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