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页

紧接着,赵国左将军赵登在玄衣卫的帮助下成功击杀刚刚大破燕军的白宣,十万赵军大部投归张景,余部则冰消瓦解,赵国的局势得以迅速平定。

最让人意外的是,燕王藏荼竟也在奔归无终的半道上咳血而亡,且二十多万燕军在渔阳被赵军打得土崩瓦解,加上燕太子藏衍已经先于藏荼死于胶东安丘,燕太孙藏息尚在被裸之中,燕国的大权一下便落入了蒙氏父子的掌控之中。

紧接着,韩王韩信又谴来使者,表示愿意加入合纵同盟!

短短不到十天,天下大势便由最初的混沌不清急转直下,向着楚国的急剧倾斜,现在大举伐汉的时机成熟,延绵二十余年的楚汉之争终于要分出胜负了!

“大王,大举伐汉的时机已然成熟了!”百里贤以手中羽扇虚指面前地图,朗声道:“臣有平汉二策,供大王参考。”

“其一,尽起江东、荆襄、巴蜀之兵,再纠集韩国、赵国、燕国、魏国、齐国以及北貂国之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强攻潼关、直入关中。”

“此策的好处是可以集中绝对优势之兵力,于潼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摧毁汉军,以尽可能地保全关中元气,利于三秦大地尽快恢复;不利之处在于汉军可以凭借雄关而守,我军从正面强攻势必会付出数倍于汉军的惨重代价。”

“其二,兵分十路、从各个方向同时伐汉!”

话音甫落,上书房里顿时响起一片窃窃私语声。

显然,在场的文官武将们都被百里贤的:“十路伐汉”给惊到了,项庄也有些好奇,当下挥手压下众人的私语,示意百里贤继续往下说。

百里贤微微一笑,接着说道:“第一路乃伐汉主力,由上将军领兵二十万攻汉中;第二路,魏国公高初3兵五万攻潼关;第三路,世子项治引蜀兵两万出金牛关、侧击汉中;第四路,护羌校尉庞铮了羌邸兵两万,击陇西;第五路,秦国公蒙殛引北貂骑兵出塞,径由阳山南击九原;第六路,太子项政领兵五万,过壶关、经蒲阪击临晋,威胁潼关侧后;第七路为韩军,经离石击上郡;第八路燕赵联军,过雁门击云中;第九路为水军,溯河水、渭水直叩咸阳抄截汉军之粮道;第十路为月氏人,可令其侧击北地!”

寂静,整个上书房霎时变得死一般寂静,静至落针可闻。

项庄、毕书沉吟不语,其余项佗、项他、桓楚等文武大臣却是目瞪口呆,都以无比吃惊的眼神看着百里贤,那情形就像看着个怪物,大王平时常说太师智计过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们还不怎么信,不过今日却是信了。

这不,太师只是动动嘴皮子,便出现了十路伐汉的惊天布局!

十路大军齐头并进,从不同的方向对汉国发起攻击,汉国丞相白墨纵有通天之能,也是绝对难以招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