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直反问道:“是钱粮亏了要紧,还是兄弟们的性命丢了要紧?”陈风笑等登时无语,李彦直又道:“养兵的事,我会想办法。”又对俞大猷道:“但练兵的事,就要多多拜托俞先生了。其实我也很想跟俞大哥学武艺、学兵法!”
他的称呼由先生变为大哥,甚见亲热,俞大猷含笑以报,道:“日子长着呢,我们可以慢慢切磋。”
这往后的日子,李彦直就真个每天早起,跟在俞大猷后面接受武艺训练,晚间则连床夜话,探讨兵法。他的身体毕竟还小,练武功不过是扎基础,短时间内很难见到进境,但夜间讨论兵法,却是一天便一个新境界!
中国管理学之精华,多蕴于兵法之中,自古通达之儒者,无不旁涉兵法,正是要从中学管理、学斗争!故有“兵者儒之精也”之言!
李彦直上辈子是做策划,搞营销的,管理学只是懂得一些理论,并未实践过,来到这个世界后办厂、理乡,却也还都没融会贯通,所以这一块本是他的短板,但他见识既博,这时又有个机会与这个时代的第一流人物学习切磋,更有几百个手下让他实践,因此进境甚快。
俞大猷从王宣等人处学易经,从赵本学处学兵法,从李良钦处学剑术,但他的资质又强胜诸师,虽是弟子,却能将集诸家之长,推陈出新,并非如陈孟春之辈跟着师傅后面亦步亦趋。而且他的见识亦非凡品,虽笃信闽学,但也无过分的门户之见。这次来本意是要导李彦直“回归道术正途”,但几次深谈之后才发现这个神童的情况和自己原先推测的完全不一样!身上并无多少“王学”的气息,因想:“是传言有误,还是他入心学未深?”但随着交谈的继续深入,很快就将这件事给忘了。
两人一个沉迷于对方所带来的兵法精要里,一个沉迷于对方所展现的广博知识中,双方各有所获,都进益匪浅!
一个月后,三百机兵练成——虽然这支部队离俞大猷心目中精兵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但也已能做到令行禁止、进退有度。以此纪律再加上这些人本身好斗狠勇的气质,以及积累多年的打架经验,要去对付一伙山贼,俞大猷认为已绰绰有余了。
贾郎中又选了个吉日吉时,北尤溪机兵团誓师之后便进军苍峡,俞大猷为左路主将,李介为右路主将,李彦直且在军中当个参谋,与闻此战军机。
因北尤溪机兵团的动静闹得不小,所以兵马尚未到达,苍峡那边早已做好了迎战准备。陈风笑派去的探子回报,说对方有四百多号人马,如今已占据险要,以待我军。
第四十章 初战遇挫
苍峡一带,地形险要,苍峡巡检司原筑有一栋碉楼,背山面江,俯视官道,以此扼守,行人若走这条路那是无所遁逃。自此地闹匪,行商多另觅道路,只是那样的话交通成本就大多了。
那碉楼在闽江对岸,俞大猷道:“如今对方知我们来,必有准备,要想平安渡江,必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李彦直深以为然,果然到了闽江边,所有船只都被搜罗到了对岸,李彦直便大张旗鼓在闽江南岸伐竹制阀,又随地觅了些栅栏,在栅栏内树立旌旗若干,他们干活时对面人走如蚁,俞大猷便料对方是在安排陷阱,要对机兵团半渡而击!
竹筏扎成数十个后,李彦直却让贾郎中带领二十几个后生留在此处,不时弄出些声响灰尘,或者故意到江边提桶打水,或者在岸边砍树伐木,主力军却连夜逆江行出十余里,在上游渡江,然后从陆路猛杀过来,诸山贼还在等着半渡而击呢!陡见尤溪民壮从北路掩杀过来,个个惊慌!岸边的人就弃了舟楫,路上的人仓促迎战,却哪里抵挡得住?不到天明,就被杀了二十余人,撂下了二十几具尸体和三十多名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