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些都布置妥当以后,环南海便成了一个能靠自己进行内部循环的经济体,虽然还有些微弱,却已相对完整。由于李家尚未取得大陆的威权,所以南海的开发进行到这一步便已接近极限了,要再继续下去便显得有些后继乏力了。李彦直期待着这个循环体靠着本身的力量能在即将到来的强大冲击中存活下来——这是他的本意,但是,集团内部却出现了另外一种声音和渴望。在五座水寨建立起来以后,他们看到了商路开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也就和东海的私商一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冲破大明海禁的冲动。
林道乾在船上敲打着算盘,对吴平说:“其实三公子会不会太保守了?”
“保守?”
“是啊,我们一路来安置了五个村子,五个村子可都在生意线上啊。”林道乾说:“我们这一趟主要的任务是安置移民,可是便安置便做生意,绕着南海一圈走下来,现在我们还赚了,你就知道生意有多好做。”
“那是因为出发的时候,带的货物足够多。”吴平道:“但我们并不是总能从大陆那边运出这么多货物的。”
林道乾叹道:“要是海禁破了,那该多好!咱们这五座寨子马上就会变成五个金坑!”
“你最好别乱来。”吴平瞪了林道乾一眼,说:“还是按照三公子的打算一步步地走。”
和东海的私商一样,南海的贸易也极度依赖着大陆的货源和市场,如果北京朝廷转变态度,东南沿海禁制转严,那么眼前东海、南海的繁荣表象马上就会像泡沫一样被一击而破。
由于沿海治安的恶化,士绅们又打算对挑战现状的“贼寇”们进行一次清洗,所以沿海的局势其实已经很紧张了。这是李彦直对未来保持谨慎态度的原因。可林道乾却沉浸在南洋生意现状的乐观之中,一个人在大夏天走在太阳底下,被炎热包围着时,身体就很难想象六个月后寒冬到来时的刺骨阴冷。
李彦直并非全知全能,他显然未能顾及到一件事:要大部分人在乐观的现状下保持着对未来的低预期是不现实的。他自己能够保持近乎冷酷的冷静,战战兢兢地未雨绸缪,但他的一些下属却认为眼下应该高歌猛进!当上峰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时,他们就开始私下打起小算盘了。
林道乾对吴平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不过吴平一走,他就转身去找沈门。他拥有同利内部在南海最大的活动权力,所以去哪里都方便。他去找沈门干什么呢?走私!
“走私?”沈门有些奇怪:“我们现在就是在走私啊。”
在海禁的大环境下,李家的所有生意其实都是在走私。
“我是说……私中之私……”林道乾微笑着,那笑容真是意味深长。
沈门啊了一声,马上就明白林道乾指的是什么:“你是说,瞒着上面?”
林道乾不说话了,却依然微笑着。很多的中国人,都是很好的小商人,很适合自己做老板,却不见得会是安分的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