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陆海巨宦[校对版] 阿菩 1917 字 2023-03-15

这就让徐阶与李彦直有些为难了,因为清流士林是他们争取的同盟军,而那些“小人”则是他们打击的对象,但现在情况反了过来,一时便叫他们不知该如何处置才是。毕竟,那些“小人”的名声太坏,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谁甘愿与他们为伍啊?

而且反对派的意见也不是很激烈,只是持重:大难已过,国君未回,新君登基何必急在一时?

朱载垕本人以及杜皇后都没有很大的魄力,一切事宜,就看徐阶的处置。

从已经呈上来的奏疏的情况,徐阶注意到,没上书的人占据了多数,这些人应该是在观望,而已经上书的人里头,反对者的数量竟有压倒性优势!

反对派认为:现在国家已经稳定了,有监国在,基本的行政程序又完整,何必急着立皇帝?

赞成一派的意见则更加简洁了当:国不可一日无君!

这时候反对派又问出了一个问题:现在皇上还没龙御归天呢,万一皇上回来,你打算怎么办?新皇是退位,还是不退位?若是退位,那何必现在登基?若不退位,那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认为地制造了皇家父子的对立?那岂非陷监国裕王于不孝?

双方都引经据典,好像谁都有理,蒋逸凡看了邸报后叹息道:“就这么辩下去,就是一百年也辩不完!”

风启则冷笑:“大家都不说实话,都掉书包,当然辩不出个一二三来!”

张岳问:“不说实话?”

“对,对。”蒋逸凡笑道:“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也好,什么‘陷监国裕王于不孝’也好,都只是场面话,他们真正争的都不是这个!”

张岳问:“那是什么?”

“那还用问!”蒋逸凡大笑道:“当然就是一个利字!”因说出一番道理来,听得张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嘿嘿!我原本以为北京城的人还有几分斯文气,听你这么一说,原来比我们这些做生意的还市侩啊!”

原来扶立朱载垕一事,得利最大的只是徐阶、李彦直、张居正、殷正茂等少数人,大部分臣工都没能分享到这拥立之功,因此年轻一点的官吏或者是真正对嘉靖心存眷恋,仗义执言,但大多数的官员却都是出于利益的考量而反对。

张岳本也是个聪明人,但进京之后先是见王直虽有实力却指挥不动文武百官,便误会了在这京城还真有利益所不能动的仁义礼制在!殊不知这些仁义礼制,背后全是由名利二字支撑着,士大夫们不帮王直,不是因为不符合圣贤的教诲,而是因为帮助王直不能实现他们的最大利益!

经过这次的事件之后,张岳这个生意人才算真正看明白了这些官僚的每一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是我们有徐阁老压在上头呢,那几个跳梁小丑,能有什么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