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命殷正茂率领偏师,由莫家的人引着,先把周围那十几支响应叛乱的地方势力给平了。
蒋逸凡问李彦直将以何计对付阮信,李彦直道:“阮信手里的粮饷,怕只有一月的份吧。”
北部边关有多少存粮,升龙这边的兵部是有数的,而升龙这边的家底,蒋逸凡殷正茂等早就到有司翻阅过了。
“对。”蒋逸凡回答说。
“如果他守住边关不动,那么那粮饷就能支持一个月,可是大军一动,一个月的粮饷最多就只能敷用半个月,也就是说,唐举只要扛住他半个月……”
蒋逸凡接口道:“那阮信就玩完了!”
“不是阮信完了。”李彦直道:“他不会那样就玩完的,我估计以他这样人的性格,一到平原地区,军中又缺粮多半就会纵兵劫掠乡村,以劫养兵了!”
蒋逸凡醒悟过来:“若他真这么做,虽能苟延残喘,但结局只会更惨!一旦民心厌战,恨贪官污吏甚于抵触大明,就不止是阮信完了,而是安南完了!”
“胡说八道!”李彦直骂了他一句,说:“安南不是完了!而是去蛮夷而进于中华!你跟了我这么久了,怎么说话还这么没分寸?”
蒋逸凡哈哈大笑,连道:“对,对,都督教训的是,那时候安南便去蛮夷而进于中华了!进于中华,进于中华!”
第六十一章 七里湾
时当夏季,安南位于热带,在这个季节里实在不是人过的日子。
唐举在升龙东北的小七里湾排布防线,他手下有一万三千多人,其中六千人是广西新军,四千五百多人来自江浙,剩下的多来自闽南。此外,还有一支七千人的安南部队也归他指挥。广西人对安南的这种天气最适应,闽南人也还好,江浙籍的就有些受不了了,尤其是部分来自苏北的士兵,在连日的湿热酷暑中已病倒了一片。
“蒲伊啊母啊!”唐举敞开了衣服散热,已经有点发福的肚皮露在外头,看起来有些奇怪。他是闽南人,又常在山地行走,自认为对湿、热本都耐得,可来到这里还是不习惯,这里的天比福建更毒辣,这里的水也让他喝的不习惯。
但怎么不习惯,他也还得撑下去,作为升龙北部防线的最高将领,在开战以后他就奔跑得比普通士兵还辛苦。
小七里湾是一条半椭圆形的曲线河湾,面对东北刚好有个凹处,洮河的一条支流在此经过,连带着方圆二十里内的湖泊,连成一片水乡。河流与江心岛交错存在,有些江心岛已经开发成了沙田,有些则还是原始森林,真是一片极好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