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李彦直不签售这债押,又没法进行日本方面的事宜,从这一点来说李彦直也算陷入了两难。
打赢日本的仗,徐阶是乐意看到的,但李彦直如此飞扬跋扈,又是徐阶不愿意看到的。此时他的心情,可说有些矛盾。
“算了,不管他了!”
反正这麻烦是李彦直自己惹的,徐阶就乐得袖手旁观,要看李彦直如何收场,他只是问高拱:“肃卿,你看是否该召镇海公回来解释解释?眼下京师这等言论下,他可没法出征啊。”
高拱同意了,他不得不同意,大军远征之前,主帅不能还没动兵就遭到京师君臣的怀疑。
这时候,弹劾不是一封封,而是一打又一打地飞来,按照这局面,这时正在天津阅兵的李彦直已经不得不回来了。
拿着这些奏折,朱载垕仿佛也抓到了支撑自己的力量,他赶紧下旨,要李彦直回京对问。
李彦直没有抗旨,但也没有即可回来,他给出了一个期限:“再给我一个月吧,这边还有军务上的事情要处理。”
一个月就一个月吧,还怕你跑了不成?
皇帝用上了最后一点耐心,言官们做好了准备,摩拳擦掌,要在李彦直一回京就将他搞定!
风启听到消息也是如临大敌,他知道这些言官不好对付。说到骂战,这帮人的战斗力比起战场上的李家军那也是不遑多让!
“三舍只怕骂不赢他们吧。”风启说。
这帮言官可是大明的专业骂手,一个两个不但能量巨大,而且久经沙场,这些年李彦直在外其实已没少挨他们的弹劾,只因镇海公领兵在外,内阁才有理由将那些弹劾压下,“免得动摇军心!”但现在李彦直近在天津,他们骂将起来,给李彦直造成的压力显然就更加明显。
“嗯,我也觉得骂不赢他们,”蒋逸凡竟然也这样想:“不过三舍既然这么做,应该是另有打算。”
“怎么打算?”
“我觉得啊,”蒋逸凡说:“按他办事的套路,一定是以我之长,攻敌之短,他应该不会向上次廷议一样,和这帮言官在口水仗上硬碰硬,我觉得他应该会避短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