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页

陆海巨宦[校对版] 阿菩 1865 字 2023-03-15

近畿大小诸侯,以及武田家、上杉家、北条家,也大多面临如此遭遇。而其中又以石山本愿寺家最惨。

石山本愿寺为日本净土宗的本山,日本净土宗源于中国,到了日本以后,其教义虽有变化,但对宗源毕竟不敢完全抹杀。李彦直派出的五位净土宗宗师在当代都享有大名,不止大明佛界,就是朝鲜、日本高僧也多闻名,他们一上石山,法主本愿寺显如便不得不依佛门大礼加以款待,僧家见面,便议佛法,几个大师一议佛法,便成法会,法会一开,近畿高僧听到消息蜂拥而至,都要一睹中土高僧的风采。

本愿寺净土真宗在日本影响力极大,教徒数量惊人,其中还包括许多各路诸侯的将领、士兵甚至大名,如上杉谦信便自诩为佛门护法。至于农民、浪人,崇信净土宗者就更多了。因此这五位中土大师一上石山,一开法会,自然而然便万众瞩目!

其实除了部分高僧之外,五位高僧事先得到过李彦直的指点,也不去指责日本佛教变乱佛家章程,允许和尚娶妻等事——这些都是日本百姓已经默认了的陈规,却把焦点放在本愿寺净土真宗没有缓解“日本众生”的痛苦,反而为了个人和本愿寺家的名利,将佛门直接卷入战火之中,使石山本愿寺的表现有如一日本列侯。

本愿寺显如在日本威权甚大,又手握强大的僧兵,可他的僧兵再强,又焉能强过李彦直的大炮?石山离界镇又不远,要论起武力来,本愿寺显如自忖也非大明精锐的对手!因此面对净土宗高僧时他的威权、兵力全无用武之地!而五位高僧指责他忘记佛法慈悲、不能带领信徒走出战火苦难、反而加剧了“众生之苦”等语,却叫显如难以自圆其说。

李彦直在外威之以重兵,五位高僧在内责之以慈悲,便叫本愿寺显如在法会上左支右绌,大落下风。参与法会的日本僧人见状,亲本愿寺者无不大为失望,那些反对本愿寺者则心中暗喜。至于下层的人物,包括农民、工匠以及信仰净土宗的武士们,则大多根本就弄不明白法主和中土来的高僧在辩论什么,只是知道法主输了!

中华为日本文化之母国,这一点日本人自己也是认的,日本佛教徒见本愿寺显如输给了中国高僧,内心虽然不快,但也并不意外,在对本愿寺信仰削弱的同时,也增加了对中土佛门的仰慕。

就在这时,五位高僧又增派了七十几位弟子,分赴日本各地,宣传佛门净土宗的“真义”,中土净土宗与日本净土宗既同源,则根本道理可通,只是在李彦直的指引下,佛子在对外宣传时又加入了几条宣传口号:

“佛观众生皆平等,万国万族实为一。”

“须信真佛,方得解脱。”

“遇得真主,不堕饥饿。”

甚至有僧侣们演说此要旨时直白地说:“信真佛,生时有饭吃,死后能成佛!”

而且这还不是空话——凡是皈依者便能领导“功德票”,拿着功德票就能往界镇领到白米!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

“还是中土的和尚更好啊!本愿寺的人,只知叫我们忍,还问我们要米,人家的高僧,不但能帮我们死后成佛,而且还帮我们解决在生的问题,他们资财无量,都在派米了呢!”

其实旬月之内,能走到界镇领到米的,也不过数千人,领走的米,不过数百担,然而消息不胫而走,几千人得到了好处以后,便会对数十万人造成巨大的影响力!

日本连年战乱,百姓极为困苦,既能抚慰人心,又有米派,还有些僧侣沿途施医布药,因此他们所到之处,各地百姓无不夹道欢迎,各路诸侯畏惧李彦直,竟都不敢公然派兵阻止,更有一些诸侯主动为之护法。就连上杉谦信,听说了中土佛门在近畿的种种义举以后也心生敬慕,派人来请五位高僧往越后传法,五位高僧回以“年纪老迈、道路遥远、兵甲阻隔”,使上杉谦信唏嘘遗憾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