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其后,这些新军有的和北军成为一体,有的随皇甫嵩、朱隽南征北战,加入了其他军系,洛阳北军的具体数量,也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中平五年,为了分大将军何进的兵权,灵帝又在洛阳西园招兵买马,成立了另一支禁军,即西园军。这支兵马以宦官蹇硕为统帅,共设有八名校尉,袁绍、曹操都在其列。

西园军并没有达到灵帝的期望,除了蹇硕自己之外,其他的众校尉都是心向士党,继而跟何进勾结在了一起。在灵帝驾崩后的十常侍之乱中,西园军瓦解,余众并入了北军。

除了洛阳军之外,还有一部分军队来自雍州,这些人是跟着皇甫嵩来的。

华夏人,大多都是秉承着故土难离的理念。王羽收编降卒很简单,但他必须得以洛阳为根基,将朝廷和天子掌控在手中,才能让所有人都有归属感。

若是一旦要远行,归期又是遥遥无期,军心很容易就会动摇。

王羽喜欢项羽,可他却不打算被别人来个四面楚歌,这种不安定的因素必须提前消除,所以,他进行了筛选。

经过这次筛选之后,他还有个意外收获,那就是他搞懂了为什么丹阳兵的名气如此之大,让这个时代的诸侯们如此追捧。

丹阳兵彪悍,敢战,不怕死,这些都是优点,但其他地方的兵卒也多有这种特性,比如河内、并州、河东这些地方,民风也彪悍得很。

丹阳兵真正独树一帜的,将天下其他兵源都压下一头的是,他们不恋家。

对这个时代的丹阳——也就是后世安徽宣城一代,对此地的青壮来说,只要应了招募,从了军,那么,他们就会将家乡完全抛在脑后,四海为家,无论是在洛阳,还是西陲,甚或大漠,他们的士气都不会因为思念家乡这种事而动摇。

当年李陵出塞,在大漠被十几万匈奴骑兵围杀,他率领五千兵且战且退,最后居然还有四百人退入关内。当时他统帅的,就是丹阳兵。

也正因如此,陶谦才带了两千兵,说送人就送人了。换了其他的地方的兵源,老陶这种做法是非常不负责的,但换成丹阳兵,就是诚意十足的表现。

王羽不指望降军都有丹阳兵这种逆天的特性,从中优选出一部分,然后将他们以及他们的家眷一起带走,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贾诩从旁提醒道:“主公,四千人和他们的家眷……回程的队伍恐怕会很庞大啊,路线,和途中的消耗,您有考虑过吗?”

王羽沉吟道:“这次不能走豫州了,那里已经彻底乱了套,而且路程也远,还是选最直接的路线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