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页

“我家主公要收海盐之利,并非只为一时的投机,而是做了长远的打算。控制住盐价之后,不会一味上涨,而是一切如故,只是会在一些特定的时期,主动让盐价产生波动,进而打击那些囤积居奇,试图渔利之人。就像这次的粮价风波一样……”

“原来如此!”糜竺恍然大悟,击节叫好道:“君侯天纵之才也!”

糜芳一脸茫然的看着自家兄长,不知道后者兴奋个什么劲,不涨价怎么渔利啊?

“此中缘由,以后再给你解释……”糜竺无意给弟弟扫盲,王羽的构想,比他预想的要完整得多,也宏大得多,他的心思现在都放在这上面了,根本无暇旁顾。

“除了向其他商家供货之外,主公会以糜家的商队为主,组建官方商队,在外行走……”

“唔,嗯。”糜竺连连点头,既是为了自家的前景,同样是为了王羽的计划。

这计划并非他最初想象的那样,是王羽心血来潮的作品,而是有主导思想,并由点及面,完善过细节的整体策略。

普通的人可能不会理解,单纯从商品的价格波动中,会产生怎样的收益。但糜竺懂,东海糜家是经营了十数代人的豪商,而他糜竺,则是百年来,糜家最出色的一代家主。

王羽一直留意着糜竺的反应,现在他很满意。以商业盈利,用商业打击敌人,在华夏不算什么新鲜事儿。就他所知,春秋时代的名相管仲,就很擅长这一手。

这些策略,王羽理解起来没什么难度,但操作起来就不好说了,何况,他也不可能把主要精力用在这上面,必须得找个得力的执行者才行。

在这个时代,糜竺就是王羽所知道的,最精擅此道的人。

以前只是听说,现在得到了验证。王羽的嘴角一挑,逸出了一丝微笑,这位历史上的皇叔大舅哥,在前世完全没得到发挥的余地,现在,就让他为自己的大业绽放出光彩吧。

“至于沿海地带的豪强、盐商,青州以北,都不需要担心,比较麻烦的就是徐州。我家主公的意思是,软硬兼施,明里由子仲先生出面安抚、串联,暗地里么……”宫天眼珠一转,笑道:“二位可知,我家主公平了横行东莱的海寇管承?”

“当然知道了!”糜芳抢着接话道:“鹰游山那些海盗最近收敛得很,就是因为这个!”

鹰游山就是后世连云港东面海上的东西连岛,是个很大的岛,上面盘踞着很多路海匪,单独一路没有管承那么强,总数却比管承的部众还要多。因为徐州富庶,所以这些人也不需要抢掠,岛上倒是以私盐贩子居多。

这么个地方,陶谦剿灭起来费力不讨好,时间久了,也就听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