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页

若是权术玩不好,那就更糟糕了,华夏历史上多得是傀儡皇帝,想到自己的子孙被人当初傀儡摆弄,却只能忍气吞声,王羽对当皇帝就更没热情了。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件事不是他自己不想就可以了的。

徐庶从河东返回后,曾在密谈中里提及,包括潘璋、马忠,以及白波诸将,私下里都以各自的方式,向他问及过这个问题。

等今天王修等人再一说,王羽惊讶的发现,原来不光是军中,将军幕府同样涌动着类似的暗流。

可以想象,他若不及时采取对策,任由这股暗流涌动着,等到下一场大胜之后,说不定就要上演群起拥立,黄袍加身这种戏码了。光是这样还不可怕,青州军往普通军阀的方向滑落才是个大问题,特别是权术方面。

权术是什么?

王羽的理解就是,分析人心,权衡利弊,算计自己人的手段和套路。王羽一直不崇尚这个,但围绕着称帝与否这个中心,幕府内部已经有了这种倾向,特别是王修提出的那几个问题。

王羽觉得前世华夏最大的悲剧,就是将权术发展得巅峰造极。这门学问固然博大精深,令许多人孜孜以求,但对社会进步却起不到任何帮助。

想想看,一个官吏比例占了总人口百分之二三的国家,行政效率的低下却是倒着排的,这种奇葩现象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当官的一天都在琢磨自己人,没几个真正干活的。

如果治政首重权术的毛病改不掉,无论他当皇帝与否,引进多少后世才有的新技术,建立多么完善的政法体制,都挽救不了华夏的千秋万代。

顶多就是像历史上的那几位开国君主一样,开始雄起一下,等到二世、三世往下一传,很快就萎靡不振了。

力量都消耗在内部倾轧了,还能雄霸天下?曹操就是最好的借鉴和教训。若非他晚年光琢磨着怎么谋朝篡位,怎么会连中原都打下了,却拿区区的西川和江东没办法?

正如王羽所说,他想要的是一个传承千秋万代的强汉,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新齐。

厅堂内静悄悄的,只有群臣略显沉重的呼吸声在回响,掉落一根针,都会显得很刺耳。

良久,一把稚气尚存的清朗声音响起:“骠骑将军的心胸,实在令人敬佩。可是,将军有没有想过,若是这番话传出去,将来有人挟持天子,乔诏令使将军,将军该如何自处?董卓一直没有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认为您意在天下,可将来……”

诸葛亮不太想承认,可确实有那么一瞬间,他被王羽的雄浑魄力给镇住了。王朝帝业,说放就放,和横扫天下,成就霸业相比,给人的震撼是同样的。古今多少豪杰,有几个能看穿这一步,在门槛上坚定的把门锁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