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页

可问题是,陷阵营不光是在追击夏侯惇那一战中展现了超强的机动力,在并州军的历次战役中,高顺经常率部与骑兵主力齐头并进。

吕布军就像是一柄三叉戟,吕布和高顺是矛,张辽是盾,高顺能与主力骑兵并行,独挡一面,显然,战斗力不是唯一的理由,超强的机动力才是决定性的因素。

得到的情报越多,越详细,王羽就越不想以武力解决吕布军的问题。

一来以吕布军的强悍,急切之间未必能拿得下对方,就算打赢了,也很难留下那两支机动力超强的主力,此外,更重要的是,王羽舍不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武力解决吕布军,顶多能收降一个张辽,高顺可是个宁死不屈的主儿!小说里的吕布倒是很容易屈服,可王羽遇见的这位吕奉先却是个名副其实的绝世骁将,让他屈膝投降?可能吗?

书上说,吕布在曹操面前两度求告,要曹操把捆他的绳索松一松,这就是他求饶的证据。可很少有人想过,曹操为什么不敢给吕布松绑?

如果在五步之内,吕布暴起伤人,搏命一击,曹营中谁能挡其锋芒?

武力解决吕布的最佳结果就是收服一个张辽,而按照王羽的设想,却有可能照单全收,这一进一出的区别可不是一般的大!

众人的理论和设谋各有特色,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总体而言,王羽是满意的。不过,诸葛亮、鲁肃太稳,魏延太急,都没能与他的思路相契合,多少让他有些失望。

倒是赵云等武将本来就是将才,而非帅才,很少从全局考虑,倒是不足为奇。

不过没关系,时间还很多,大可从长计议。

这般想着,王羽清了清嗓子,轻喝一声:“都吵够了没有?”

说来也怪,诸葛亮和魏延就像是前世的冤家对头似的,饶是徐庶如何劝说,也压不下二人。而王羽一开口,就言出法随般的,把一群少年全都给镇住了。

“某等孟浪,请主公恕罪。”前一刻还张牙舞爪的魏延、潘璋老实了,讪讪转过了身。鲁肃等人自然也不敢托大,纷纷拱手为礼道罪。虽然诸葛亮还有些不平之气,但少年同样也低下了头。

整个世界顿时安静了下来,徐庶长长的吁了口气。

“文长、文珪要战……孔明、子敬要缓……子龙……”王羽倒也没有骂人的意思,而是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众人的争议做了个总结,然后他顿了顿,看向众人,沉声发问:“还有别的意见吗?”

众人都有些拿不准他的意思,一时也是面面相觑,只有贾诩面带微笑,有会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