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楷手上只有三千兵马,不过王门的三万大军中,也有五千人布置在常山,只要尹楷取得控制权,集结起来,就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尹楷也不需要太冒险,突袭赵云的主力部队,只要趁着对方攻打魏昌的时候,把毋极城给抢回来就行了。
失去了毋极城的粮草,赵云就无法继续在中山立足,只能黯然撤走。王门等人虽然损失惨重,但也算是成功击退敌人。
当然,蒋奇也考虑到,赵云有可能声东击西,故意暴露侧后,引尹楷来攻,然后仗着骑兵的机动力,去突袭尹楷。
但他认为这只是个可能性,并不是一定会发生。就算真的发生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赵云的大军除了少量豪强私兵之外,都是降兵,只要他的主力骑兵一走,自己这边就可以趁机发动,将这些降兵抢回来。
只要兵力上占了优势,就算尹楷覆灭也不要紧,集中全部兵力攻打毋极就是了。就不信赵云会拿宝贵的骑兵来守城,或是与数倍于己的敌军展开会战。
他的算盘打得很响,但他忘记了,他的对手也不是普通人。
赵云的骑兵确实去突袭尹楷了,但不是后者兵临毋极城下的一刻,而是尹楷刚刚完成集结,离开真定城的一刻。
出兵之前,对赵云有可能的突袭,尹楷并非一点准备都没有,但他怎么也没想到,赵云舍近求远,扔下了一万多降兵不管,跑到真定来打他。
尹楷的兵力数量占上风,可战力就差得远了,而且遭到的还是意想不到的攻击,只支撑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全军崩溃了。
赵云阵斩尹楷,魏延轻取真定城,此战过后,常山境内除了少量维持治安的兵卒之外,再无成建制的刘虞军。
消息传到魏昌,王门三将大惊,惊惧之下,最后反倒起了孤注一掷的心思,即刻出城,攻向还在路上的降卒大军。
结果,当然是一场悲剧。
赵云的轻骑像是无处不在一样,击溃尹楷之后,马不停蹄的返程回援,正好赶在王门的大军与甄道的步卒对阵前赶到了战场。这次魏延抢到了头彩,走马生擒了王门,赵云枪挑蒋奇,剑斩焦触,全歼了三将的残余部队。
至此,王门的大军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了据守卢奴的张南的五千兵马。
事实上,到了王羽接到赵云回报的一刻,卢奴城应该也在青州军的控制之下了。张南知道前方的四万大军溃灭之后,吓得魂飞魄散,肝胆俱裂,哪里还敢倔强?不等赵云兵至,直接引兵北逃,一路逃向了代郡。
因为逃得太急,半路上撤军就演变成了溃逃,风声鹤唳之下,张南这支兵马直接全军崩溃。现在还没有具体的战报,但即便是最谨慎的诸葛亮,也不认为张南还能形成什么有效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