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公孙度打的是拖延时间,以回避青州使节锐气的主意,可张方却不紧不慢,完全把自己当做了个生意人,一天到晚的东跑西蹿,只顾着和地方的豪族拉关系了,公孙度改了主意后,几次召见,都没找到人。
到这时,公孙度有点琢磨过味了,王羽大概是从一开始就没指望能说服自己,所以也很干脆的没把目标放在自己身上。
简而言之,这个张大使就是来辽东摸底,一面收集情报,一面合纵连横,拉拢地方实力派,撬他这个辽东侯的墙角来的!
虽然领悟了这层意思,但公孙度却也没什么办法。
他不敢和青州彻底撕破脸,所以就不能把张方杀掉或者驱逐出境;同时,他也顾不上甄别谁可靠,谁有叛意。没有青州军的话,以他在辽东的权威,这么做当然没问题,可在大敌当前的时候这么搞,纯粹就是取死之道。
想通此节,公孙度就更不打算见张方了。因为他心里很清楚,他见张方,只有可能是两种情况,一种是青州军放弃东征,他召见张方,达成和议;另一种就是他准备投降,卑躬屈膝的主动去求见张方。
现在,第三种情况出现了,其背后的意义无疑是对方要摊牌了!
第807章 分歧与对峙
从辽口起航,只需三百里就能跨过辽东湾,抵达辽西。海船行驶甚速,在风向顺利的情况下,这点距离只需一昼夜即可。
第二天清晨,几乎就在公孙度见到李敏的同时,辽东水师旗舰上的瞭望手便看到了海岸线,并以之禀报阳、柳二将。
二将当即下令,命人乘小舟登岸,先确定现在的具体位置。等收到回报,发现船队正处于唐就水和白狼水之间的地域时,二将顿时发生了分歧。
阳仪主张继续向西行进,占领桃花浦——也就是后世的兴城菊花岛,利用海岛的掩护设下埋伏,伏击青州的运输船队,尽量多俘虏船只和水兵,一方面示威,表明辽东方面有能力切断海上航线,同时也多抓些人质做筹码。
柳毅当然不同意。
伏击虽然能在初期占到便宜,但首先挑衅的责任却是很严重的。依照他的想法,反正水师的补给也够,干脆就在原地拉出一条封锁线来,让青州的补给船无法通过,若有人强行闯关,再行扣押,光明正大的逼青州军谈判。
为此,两人吵得不可开交,却谁也压不倒谁。其他人不敢劝,也没法劝,都知道这二位是老冤家,老对头,平时没事还要吵呢,这次联袂出击,上面没有公孙将军压着,焉能不大吵特吵?
这一吵就是大半个时辰,吵得天昏地暗,难解难分,要不是瞭望手再次回报,告知他们有船队接近,二人还不肯罢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