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页

曹操切入的时机,刚好是保皇党逃到洛阳,他率众迎上,首先对段煨等人就有了救命之恩,随后利用在朝中的人脉和精湛的权谋之术,轻而易举的吞并了河东白波。证据就是杨奉等人全师而来,最后逃出洛阳时,身边只有少量亲随,大军去哪儿了呢?

并了白波军和关中实力派,曹操的实力暴涨,进而取关中,杀李、郭,招降纳叛,实力自然再上一个台阶。

后世说曹操和袁绍在奉迎天子的选择上不同,高下立叛,王羽从前也赞同这种说法,但现在却觉得有些穿凿附会。

奉迎天子本身的好处有限,关键还是那些附带的价值。袁绍的地盘在河北,想向洛阳,乃至关中伸手,有着诸多的不便,得不到这些附加价值,他光得个天子有什么用?

天子在手,麻烦多多。被人当做权臣、奸臣骂就很郁闷了,如果有朝廷大员过来投奔更是棘手。

要判断一个王朝的寿命,官场的腐烂程度是最直接的标准,老话说: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这所谓的妖孽,就是种种不合理的存在,而这些不合理之所以存在,根由其实不在天灾,全是人祸,而且根子就在朝堂之上。

根据蔡邕的说法,现在的朝堂上,真正做事的人几近于无,大多数人都只擅长搞阴谋诡计,党争什么的,偏偏名声还很大。

如果这些人听说天子的消息,跑来青州,那就头疼了。青州新政颠覆了诸多常识,这些人八成是要指手画脚的,不理会吧,这些人的名声大,号召力和蛊惑力都很强,没准儿会惹出什么乱子。想收拾一顿同样也是投鼠忌器,总之是麻烦得很。

正如当初死在徐晃斧下的王允,此君也就是搞搞阴谋诡计还成,正经本事压根没有。历史上他死之前,好歹还执掌过朝政,这一世死的也算是无声无息了,结果呢?现在此君在外面的名声居然还很好,是做为忠臣烈士被传扬的。

王羽现在忙得很,没时间也没精力和这些政客纠缠,所以考虑了一番之后,他干脆低调处理天子之事。

“这几年,孔璋你们就辛苦一些,不要对外宣扬,只管带着陛下四处走走看看,用度只管从府中支取,无须节省。”

“遵命。”听了这话,陈琳顿时松了口气,至少不用担心被灭口了:“主公,臣斗胆问一句,您希望陛下看到和听到的,应该是……”

宫中法度森严,皇帝从太子时代开始,就接受很正规的培养,这种方式很难培养出什么明君,但培养出来的,肯定权力欲望很浓的人。

陈琳认为,王羽低调安排天子,一方面有回绝朝廷大员的意思,另一方面,未尝不是让自己影响天子,让其向其他方向转化的意思,比如变成胸无大志的纨绔公子哥什么的。

“用不着特意安排,只管将陛下带在身边,多参加你们那个圈子的聚会就可以了。”王羽面带微笑,陈琳这种务虚名士也有他的好处,他能听话听音,自己自然省了很多口舌。

“臣明白了。”陈琳躬身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