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相当初在北海,只知道德文章,却无视百姓死活。
他虽收拢被黄巾裹挟贼人数万人复归于农田,又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看似为民所想,实则于北海无一利。盗匪不靖,仓廪不足,百姓食不果腹,又如何知道什么才是仁义道德?所以,在我看来,若欲平靖北海,无非三件事,屯田,剿匪,聚集流民,恢复生产。”
郑玄眉头紧蹙,刘闯的话,显然让他感到有些不快。
“孟彦,你方才这些话,在这里说也就罢了,切莫出去乱讲。
文举乃当今名士,哪怕中陵侯在世的时候,也对他极为推崇。你一个小孩子,又懂得什么?”
一旁管宁睁开眼,饶有兴趣的打量刘闯。
说实话,他最初受郑玄之邀前来力挺刘闯,并非他对刘闯有多么看好,而是因为刘陶之故。
不过刚才刘闯说的‘仓廪足而知荣辱’,恰恰是管宁先祖管仲所言。
据管宁所知,刘闯因为流落民间,并没有读过很多书。
可这小子居然能说出‘仓廪足而知荣辱’的话语,令管宁也不得不对他,又高看几分……
“康成公,我可不是要与你争执。
我倒是觉得孟彦说的,没什么错。文举道德文章的确好,才华也非常出众,但他在治理北海的事情上,我却不太认同。最初来到北海,就立学校,教授人文章。可问题是,大家连肚子都吃不饱,又学得什么礼仪道德?他虽起兵讲武,却又不通兵事。你看他所用之人,哪个能领兵打仗?文举当初举荐我,我很感激。可若论到治理地方,他……我可有一比。”
“根矩,比从何来?”
“就如同那战国时赵国的赵括,只能纸上谈兵。”
郑玄这脸上,透出尴尬之色。
他可以斥责刘闯,但是对邴原,却不好责怪。
如果邴原说的是错误的,郑玄倒是可以据理而争。可偏偏,邴原说的这些,恰恰是孔融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