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伟听到他这话,心中还是高兴的,便认真地看向他问道:“你真有一颗求学问道,为百姓谋福,一心为国为民的心?”
人的追求,无非就是钱权名等几种而已。相对于商人追逐钱财,当官的追求权力,那么读书人就是名了。当然,这只是相对而言。
方以智出身官宦世家,不缺钱,权这个东西也有。而他步入官场没两年,还没有陷入党争,还在做学问之中,甚至都开始动笔写他的《物理小识》。对他来说,至少眼下的追求是和普通人不一样的。
此时,听到张明伟的问话,便同样非常认真地回答道:“此乃学生的肺腑之言,还请先生成全!”
边上的黄宗羲看得非常羡慕,他也很想拜师,可是无奈他还没有向刘宗周取得首肯,因此,就只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
张明伟听了,依旧很严肃地说道:“不要小看这蒸汽机,要想做出来并改进到真正实用的地步,可是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且所要学习的学识也是非常之多。你真能抛开一切,专心这个么?”
读书是为了做官,如今好不容易读出来了,虽然目前是清闲,可却是前途远大,将来有很大的可能性会进内阁的。要说方以智对此不在意,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然而,对于杂学一途的喜爱,也是他从小就有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中了进士,进了官场之后还有心思在琢磨杂学,甚至还开始动笔写书。
此时的方以智,是真纠结了。
第115章 三人行
如果只是一般的杂学,要方以智放下一切来研究,那他可能压根不会这么纠结,根本不会考虑那么多,毕竟他还这么年轻,前途远大;可是,如今这个杂学,那是会改变这个世界的学问,是真正的经世致用的学问,利国利民,造福百姓,也能留名史册的。
张明伟看到他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头沉思,也不意外,知道这个决定不是那么容易下的。
虽然他可以用别的诱惑,比如承诺他的官位,相信只要他给崇祯皇帝一说,绝对是没问题的。
不过张明伟并不想这么做,因为如果方以智同意拜他为师的话,这是他的第一个正式弟子,他想看看,方以智到底有多大的决心来学习他的科学技术知识。
相对方以智来说,黄宗羲其实没有那么多顾虑的。他科举失败,对于官场其实就没有那么热心。只是碍于没有取得刘宗周的同意,因此他只好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