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亨听了,也没有立刻就回答,只是转头看看那些劳作的朝鲜义兵,又看看高一功那边,再看向平壤城。
金福来见此情况,那是真怕了,可千万别答应撤军啊!
于是,他便忍不住又开口说道:“要是我们就这样撤军了,说不定就是建虏故弄玄虚,结果把我们给吓退了。事后被建虏知道,那就丢脸丢大了。就好像……好像诸葛孔明用空城计退了敌军一样!”
说完之后,他便盯着李来亨。
他就不信了,以李来亨年纪轻轻的,会不在乎脸面?敢这样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有可能歼灭敌人,取得非常重大的战果的前提下,就因为一个猜测,一个假设就撤退?
真要这样的话,难道李来亨就不怕以后出门都出不了,会被人笑死的!
第548章 两面三刀
建虏和蒙古联军迅速过了鸭绿江,踏足在朝鲜大地上,用他们最快的行军速度往平壤城飞驰而去。
为了赶上蒙古骑军的速度,领军的阿济格所带领的建虏骑军,也同样是配置了一人双马。虽然因此人数不多,可作战主力是蒙古骑军,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从鸭绿江边到平壤,直线距离只有三百多里,正常行军的路程,也就四百多里路而已,如此之快的行军速度,最多两天时间便能赶到!
坐在飞驰的战马背上,阿济格想着这事,忍不住就开始畅想了起来。
这种伏兵在几百里外的情况,而且伏兵还都是一人双马配置的骑兵,这么急行军的赶路,那些明军绝对是想不到的。
突然之间杀到,然后平壤城里的豪格所部也跟着杀出。两方面夹击之下,这支才八千左右的东江军,要不全军覆没,那就真是没天理了!
至于还有几千朝鲜反贼,压根就没入阿济格的眼,直接无视了。
临近傍晚之时,正在赶路的阿济格忽然就看到路边有倒毙的一匹战马,还有一个明军夜不收的尸体。
他只是瞄了一眼,根据看到的情况,他便一下子得出结论。这个明军夜不收估计是明军放在鸭绿江边的探子,急忙回报,却还是被蒙古前锋给追上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