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页

这倒不是说他有这个野心,反而是因为葡萄牙的弱小,让他感受到了深深的屈辱感。

“复国者若昂”这个称号,虽然很好听,但是,其中的苦涩以及压力之大,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崇祯十三年底,葡萄牙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亏了西班牙正在打三十年战争的最关键阶段,一直抽调不出兵力来镇压葡萄牙的反叛。最多是发生一些边境冲突,整体上并没有打大的战事。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西班牙会一直不派兵进攻葡萄牙。为此,葡萄牙在宣布独立之后,便立刻寻求外援。

本来的话,若昂四世想得很好,西班牙不是在和法国等国家打仗么?敌人的敌人便是盟友,只要去和西班牙的敌人结盟,葡萄牙的事情就算安心了。

结果没想到,首先在宗教上,教主不反对葡萄牙独立但就是不承认。

于是,葡萄牙向法国提出正式建立一个对付西班牙的多国联盟;实质上这个联盟是已经有的,但法国人压根不理葡萄牙。

哪怕后来葡萄牙提出一个形式上的联盟,也就是西班牙不同葡萄牙和解,那么法国也不同西班牙和解;但法国还是对此避而不提。

到了三十年战争的最后阶段,作为西班牙的敌对国,葡萄牙要求在最后的和谈中占有一个席位,以便使西班牙承认其独立地位,免得以后还要继续打仗;然而法国没有接纳葡萄牙。

甚至葡萄牙在巴黎的使者传来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说法国人有意在和西班牙最终的谈判协议中把葡萄牙当成筹码。

若昂四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那是感到非常地无力、无助和屈辱。身为弱国,小国的悲哀,他的感触是从未有过的深。

英国本来是葡萄牙的传统盟国,但是,如今的英国正在内战,并且保皇派还战败了,这让若昂四世不敢去表明立场,就怕得罪了最终的获胜者。

结果保皇党借口以前的关系跑到了里斯本,以里斯本为舰队基地,向克伦威尔的舰队发起攻击。而如今的若昂四世,就一直在担心会遭到克伦威尔的报复。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话,克伦威尔确实会报复,派舰队封锁了里斯本港,切断了通往巴西的海上通道,并强迫若昂四世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无奈之下的若昂四世,甚至还向荷兰人抛出眉眼,想要联合荷兰人一起对抗西班牙人。但荷兰人的答复是欧洲本土这里可以联合,但是在海外,该抢你的殖民地就抢你的殖民地。原因无他,有便宜可占!

基本上可以说,若昂四世四处求援,却是处处碰壁。而为了预防西班牙人的报复,他又向全国增收赋税;得来的税款用于组建一支常备边防军,在边境修筑要塞、重建海军、建设一批兵工厂和造船厂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