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页

而潘采莲则有庶长子赵论为靠……今年赵论已经十五岁了,发育得又高又大,和赵楷长得很像,还颇有才华。

他从四年前开始,就在武美娘教导下学习新学,短短的四年,数学就已经达到了相当于“中二”的水平。而且这小子的儒学造诣也不低,打小就跟着胡寅、胡宏两兄弟习儒,据说颇得那两个酸儒的真传,还能将武美娘传给他的数学和胡寅、胡宏所传的儒学结合起来钻研……很有成为大儒的潜质。

当然了,能文不能武也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个赵论那是三岁习文四岁习武,小小年纪就已经文武双全了。

不过这么一个文武双全的好孩子,却得不到赵楷的喜爱,到现在为止连个爵位都没有。

而赵谦虽然也没有当上太子,但是他母亲朱凤英却总是在赵楷出征期间担任监国,而且还会在赵楷当国理政的时候从旁“辅佐”(其实是学习治国),很显然朱凤英是被当成候补太后在培养。

母亲是候补太后,赵谦的地位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妾身恭迎官家回宫……”

“儿臣恭迎父皇回宫!”

在一片恭迎声中,赵楷勒住战马,翻身而下,稳稳的立在地面上,然后大步向前,到了朱凤英和潘采莲跟前,笑着对她们道:“凤英、采莲,这些日子朕出征在外,国中、宫中真是辛苦你们照应了……一切都还好吧?”

朱凤英撅着个小嘴,一副超委屈的样子,凑到了赵楷跟前,低声道:“官家这一去就是一年有余,妾身一介女流,如何能应付朝局?真是难煞妾身了……以后官家可不能再这样了。”

唔,抓阄很难吗?赵楷心里想着,嘴上却笑着问:“娘子都遇到了什么难为事儿?可说来给为夫听听。”

朱凤英叹了口气:“还不是国用不足?连宫中的用度都有些艰难……幸好美娘和玉娘都有些积蓄,要不然这次六宫北迁的用度都拿不出来了。”

赵楷心说:这个朱凤英管家的水平也真的不咋地,搬个家居然还要靠武美娘、曹玉娘这两个富婆(武美娘本事很大,特别善于理财,曹玉娘则是她爹曹丞相有钱)出钱……不过由此也可以知道如今的财政紧张到什么程度了!

第399章 让府兵们出点钱吧!

北京顺天府旧城的皇宫,作为昔日大辽帝国的陪都皇宫,实在比不上神都洛阳的紫微宫气派。

单论大小,就是一个天一个地了。幸好赵楷的宫廷规模也不大,就十几个后妃加上一百多个内侍,二三百个女官、宫女和几十个女班直,还有二三十个皇子和公主。所以原本住在洛阳紫微宫的时候,也只是占用了一小部分的宫殿,紫微宫的大部分区域都封闭起来不用。就那样还显得清冷,在宫里面转一圈都没什么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