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既然是文华毓秀之地,几乎人人读书,那就干脆投其所好,办个书局。

随着印刷技术的高度发展,当下话本小说极为流行。

贾蔷前世读红楼时,无论是宝钗还是黛玉这样的闺阁千金,都读过话本小说,贾宝玉甚至还带了许多禁书进园中。

由此可见,书局是一门好生意。

更重要的是,依托书局,不仅能够印刷话本小说,还能在印刷些私货……

前世而来,贾蔷知道报纸的重要性,可惜古人也不是傻子,对民间言论管制不输后人……

宋时尚好,进奏院抄录的抄报上,可以加一些擦边的奇闻轶事,以吸引眼球,提高销量。

但到了燕朝,抄报变成了京报,京报上所有的内容,必须全部出于官府邸报,民间京报绝不允许私自发布新闻……

当然,凡事总有应对之策。

就贾蔷所知,南省风气素来开放,虽京报上不许发,但没说话本小说里也不准发,因此有书局就将小说按章回分成若干份,日日连载,而在小说里,就会夹带上不少私货,甚至还有广告……

话本小说销量越高,广告费越足。

如何,是不是很有熟悉的感觉……

对于希冀掌控一定话语权的贾蔷来说,再没什么比开设一家书局更便宜的事了。

当然,南省各地书局虽不说遍地都是,却也是星罗棋布。

能活出彩的,百家里未必能有一家。

古人的节操比其前世的网文作者强不了多少,套路玩儿的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