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蔷扛着扫帚出宫回家的消息,有心人很快就打听出缘由来。
只是绝大多数都只打听到,是因为贾蔷和李暄在宫中打闹,误伤了劝架的戴权,被震怒的皇上、皇后责罚扫了一宿的皇城。
对于这个聊胜于无的惩罚,清流中愈发愤怒,多以宠溺佞幸之罪来批判天家之过。
即便贾蔷宣镇走了狗屎运,射偏了一箭射中了可汗,又或者是夺了下属的功劳,得了好大名声,也不该如此宠溺一个外臣,一个武勋。
没错,贾蔷在宣镇的功劳,短短几天就被抹杀一空,不为清流所承认了。
其实想想也不意外,前世贾蔷读明史……算了,还是读小说罢。
明武宗亲政蒙古,一个天子手刃了一个蒙古鞑子,结果文官也不过认定,此战一共杀敌十六人……
将此战贬的一文不值。
天子尚且如此,更何况区区一个贾蔷?
但消息到了尹家,尹家太夫人却是感慨万分,同秦氏、孙氏道:“你们前儿还埋怨贾蔷也不送子瑜回来,如今再看看,又如何?男儿终究还是要在大事上顶起出头,而不是那些有的没的的小事上。他原是要送的,只是子瑜的性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秦氏却没心思理这些,担忧道:“老太太,宫里不会有甚么变故罢?”
孙氏在一旁笑道:“断不会,皇上和娘娘夫妻情分好着呢。”
尹家太夫人面带微笑,心里却是一叹。
所谓夫妻情分,从来都是情到浓时情转薄。
当年如唐明皇待杨贵妃,同样也有生分的时候。
更何况,隆安帝又哪里是唐明皇那样的风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