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蔷摇了摇头,道:“都到这个地步了,也懒得听他们再扯淡。皇上,如今五哥回来了,皇城内卫臣就脱手了。一会儿领着他去见一圈儿将校。”
李暄笑道:“这样急做甚么?”
贾蔷呵呵笑道:“臣一日执掌皇城御林,武英殿那些老货就一日胆战心惊不得安宁,就总想着寻些事来试探臣的底线。臣着实懒得应对他们,瞧见就烦,所以赶紧交出手拉倒。另外,过些时日自西北回来的两千德林军也别再进城了,就留在城外。连皇城的两千德林军,到时也一并出城。献俘大典结束后,臣就差不离儿该退场了。”
尹后在凤榻上提醒道:“贾蔷,你将兵马一次全撤出城,就不怕有人铤而走险?大意不得。”
贾蔷笑道:“城里还有绣衣卫嘛,还有五城兵马司……最重要的是,二韩他们敢对臣动手?他们还是将社稷放在心里的,臣若有个三长两短,江南六省势必一片糜烂。臣就不信,他们会放着眼见就要兴盛起来的宣德盛世不顾,非要除掉一个一心避让的功勋之臣。他们虽执拗迂腐了些,但还不至于如此不智。”
尹后闻言,深深看了贾蔷一眼后,道:“你心里有数就好。”
贾蔷目光凝望着尹后,笑了笑,道:“娘娘,内子近来身子骨有些不适。太医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名堂来。万一到了献俘大典,身子还不利落,娘娘您多关照一二。”
“本宫知道了。”
……
武英殿,东阁。
韩彬听罢新传来的消息后,刚毅深沉的脸上,闪过一抹淡淡的悲色。
他从不怀疑贾蔷的功劳,也认可他为朝廷、社稷所付出的忠诚。
甚至不怀疑,现在的贾蔷毫无反心。
可是,让他坐视一个可以动摇社稷,动摇朝廷皇统的势力迅猛发展而不顾,那也绝无可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韩彬相信,便是贾蔷坐在他这个位置上,也必会如此选择。
坚定信念后,韩彬已经长出老年斑的脸上,恢复了坚毅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