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作为辅卒的安置费,就足以抵得上他一整个冬天的忙活还多呢。而且,从军期间同样还有进项和其他的贴补,更别说事后可以穿回家的从头到脚一身行头白赚;何况他同样也有从军输役和对抗过反乱分子的经历。
因此他头脑一热就忙不迭按下手印了。然后,回去之后被那个蛮女老婆哭哭啼啼埋怨了好几天,但是事到临头,还是老实提前收拾了行囊、干粮送他上路了。毕竟,在太平军治下逃役的代价,也是他们这些才过上安定日子没几年的人们无法接受的。
后来上路了之后,他也很快结束了家里婆娘带来的那点自艾自怨,而重新盘算起来了在军中的将来打算。毕竟,就算遇上最坏的结果令他在这里时运不济的马上死了,他那个话都说不囫囵的婆娘,也可以依仗军属的身份得到抚恤和补贴,而不至于让家当完全荒废掉,孩子将来也有机会养大,可以依仗这个机会谋份吃粮的差事。
但是能够囫囵活下来可就不一样了。虽然他可以把第二个孩子养到五岁以后,就送到官办的童子营里去工读;而且男女不限,让许多生了女儿以为累赘的人家自觉占了大便宜了。但是他与别人想的不同,除了给老大留下的家业之外,他其实还想再生一个女儿,再从小给整一份像样的嫁妆。
……
已经转到江陵城中的周淮安,也在听取着来自淮南战事的诸多后续报告以及间杂的新情况。首当其冲的问题是,根据核计处和筹划科的交叉数据判断,关于太平军治下新生儿的婴儿潮经过这些年的积累已然初步涌现出来了。
因为相对太平温饱的生活日常,再加上日常娱乐手段有限,可劲的造人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再加上整体提高的医疗卫生环境和农副产品的剩余积累,直接导致婴幼儿的出生率和成活率双向提高。
第834章 禾黍不获君何食(五)
因此,方方面面的配套设施增扩和长远布局上的投入,大都督府也要早早开始未雨绸缪了。不过相对于后世现代社会下那套复杂的保障体系和运作制度,在这个时代初见雏形的太平军政权要做的事情其实要简单的多,无非就是各级医疗、教育的铺开和将来的劳动岗位而已。
而这个时代的古人们对此的需求,也是简直低的令人发指;基本上就是野外放任自流、横生乱长的杂草一般;因此只要将其移栽固定在相应的框架内,当做苏生快长的韭菜来一波波割,还会被感恩戴德的伟大善政。
因此真正需要做到的,就是扩大相应童子营和工读所的容纳规模;招募和培养更多的人手而已。而这方面事务的后续督促和监察权,周淮安就交给了小夫人曹红药为首的后宅女人们;也算是物尽其用的让她们有所实现自我价值的事业,以及最容易直观体会到成就感的地方。
另一个附带的好消息是在经过了数年的推广宣传之后,作为粮食安全工程的核心项目——土豆和木薯的产量,也迎来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爆发期。也就是说,相应种植范围也不再仅限于那些太平军所建立的营田所和屯庄,而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和普及了。
因为大多数百姓既不乏保守而短视、愚昧的存在,也是相对功利而很容易走到盲从的另一个极端。因为经过这些年无数实例足以让他们感受到,土豆这种除了盐碱地外根本不挑土地,也可以适应亚热带带寒带大多数区域气候的作物,所带来的各种莫大好处和便利了。
而且土豆需要灌溉的水量,只有通常的小麦和大麦等旱地作物的一小半,但是却能在大多数谷物无法成活的寒冷、贫瘠、山区的边角地带生长;因为是埋在土里块茎作物,所以在抗虫害和气候骤变上也有相应的优势,投入劳动力周期和繁复程度却要少得多。
而且在相对温暖的亚热带(两岭、安南等昔日五管之地),土豆几乎可以全年种植全年收获,甚至比起当地传统的三季稻、双季稻(鱼养殖)甚至还要高产得多。然后由此产生的剩余产品,又对于当地桑基鱼塘禽畜三联养殖的田庄大有好处。
而在温带地区(湖南、荆南、山南、峡江、江西各路)也只要四个月就可以完成一个播收周期;比应季过度的大豆还要短一些。而且就算是到了成熟期,也可以继续呆在地里很长一段时间,不怎么受外界气候环境的影响,自然而不存在所谓需要劳力特别集中的农忙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