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作为原料的碱篙子遍地都是实在数量太多了,而且重新生长的又快,收集和加工起来也是格外的简单。但是如果装车送到河口私自设立的野市上,却可以按照不同以物易物的比例,直接换回来相应的粮食布帛等物。
另一方面,这玩意在太平军治下也是广泛使用的重要原料。不但于民间的面点发酵和加工上极有用处,同样也可以作为三酸两碱为核心的初级工业生产上的催化剂之一。因此,不管出产多少都像是海绵吸水一般被迅速消化掉。
因此,“老螃蟹”只是用了一百多匹粗布和十个带盖的铁锅,就换来这大半船的碱土块。而只要他能够行船离开淮河入海回到南方的胡豆洲之后,这船上两万多斤的碱土块,就可以按照一斤十文的落地收购价,重新变成相应的太平新钱,或又是等价的海盐、铁器,或是其他东南特产。
这也是大都督府对于他们这些,最早一批参加过军需输运有持之以恒报效的海上人家,变相提供的福利和具有优先权的机会使然。当初老螃蟹也因此得以从昔日的东家——安南船商胡列那、胡静水兄弟手下,自立门户出来成为了诸多岭外新兴的小船主之一。
然后,他依靠从广府竟拍下来的一条两百料的海船,跟在那位闽中大豪索罗孟老爷的身后,做了几年广府到江东沿海的贩运生意,把小船变成了大船,一条旧船变成一大两小的三条船;如今分别行走在广府到福州、福州到越州的短期航路上。
然后眼见得太平军全取了江东之后,原来具有一定风险的异地贩运生意,也变成了相对稳定而细水长流式的人货航运生意;他却并没有因此想其他人一样的安生下来,就此成为诸多坐而食利的殷富人家之一。
反而是借助上了昔日结下的一点渊源,找上了那位神通广大而生意面很阔的索罗孟、索大东主;争取到了这个在北方沿淮地方的民间,贩运碱土的新生意门路。虽然比不上的大宗的官方往来,但是哪怕是捡点边角落下的残羹剩饭,也是足以让他受益无穷了。
因此,除了最初一次因为缺少经验和保管的手段,让贩回来的碱土在风潮中被打湿浸透,导致亏了一船的货之外;其他几次不但迅速把亏掉的本钱赚回来,还额外的获利不少。因此他已经开始盘算着买下第四条船了。
因此他在专程走访了东南沿海的福、泉、温、明、越、杭、苏州和常州的地方大小船厂之后,最后看上了一条正在修造的五百料新式剪头船;为了交上定钱他已经倾尽积蓄和身家了,为此还专门在海神庙中起愿,就此不吃酒不饮宴不去行院云云……
而依照他的估计这一船贩运回去,出了折抵掉行船所费和各色人手的工役钱,最少又可以偿付下新船四分之一的作价了。而等到新船入手并且招齐人手之后,他就可以尝试跟随索大老爷为首组成的船团,跑上更远一些的航路。
比如,跨海前往倭国和新罗、渤海等外藩之地,最不济也把生意做到河北去,而不是只能在这个近岸的河海之间小打小闹的来回奔走。然而他正在盘算着是否还要接着风潮,再向上游行驶一段,好将船商剩下的空余也给装满。
只是当这艘船驶出了白水塘的水域,而重新进入淮水之后不多久,老螃蟹就突然听到了桅杆上吊斗里负责观望的水夫,开始一边敲钟一遍四声叫喊起来:
“船,有好多船从上头过来了……”
老螃蟹不由豁然一惊,连忙拿出一支自己重金才从官方弄到,磨损严重的白铜单眼咫尺镜,对着远处上游方向努力眺望过去;随后就见到在隐约雾气未散的江面上,赫然找到了许多缓缓顺流而下的大小船只,以及在船上隐约印射出来刀兵和甲械的反光。
老螃蟹见状当即失声道:
“不好,这沿淮怕是要开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