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鲁阳乡侯顿时释然,旋即淡然问道:“那么,你想表达什么呢?”

赵虞回答道:“爹,孩儿觉得,或许能用双赢的办法来解决难民问题……至少能解决一部分。”

鲁阳乡侯捋着短须看着赵虞:“说来听听。”

“孩儿是这样想的……不知最近我鲁阳县可曾准备修建什么么?倘若有的话,不如以吃食雇佣那些难民帮忙,如此一来,难民能得到吃食,不至于生出乱子,而我鲁阳县亦能得到一批廉价的劳力……”

“……”

鲁阳乡侯的身体微微后倾靠在椅背上,双手十指交叉摆在桌案上,用惊奇与狐疑目光看着眼前的幼子。

要知道,他这几日往返县城,就是在与鲁阳县的县令商量修建一条水渠……

眼前这个幼子提出的办法,跟他与鲁阳县县令刘緈想出的办法,不谋而合。

奇哉!

第014章 父子交流(中)

官方以实物或钱财投入地区建设,让受赈济的百姓以参与劳工的形式获取酬劳,这种方式就叫做以工代赈。

这样做的好处是,官方不至于像寻常的赈济那般一味亏损,还能有效地缓解当地青壮精力剩余所引发的治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并不会使受赈的人产生依赖,日后不至于出现“升米恩、斗米仇”的情绪。

思前想后,赵虞认为这是最适合当前鲁阳县的策略。

但不知为何,鲁阳乡侯在听到他提出的办法后,竟陷入了久久的沉思,一言不发,这让赵虞心中不禁有些忐忑。

以工代赈这招肯定是高招,常自诩自己十岁便肩负整座鲁阳乡侯府生计的这位父亲,不至于无法看到其中的高明之处,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赵虞微微缩了缩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