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品德,与其所具有的才能,其实并不挂钩,更何况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朝廷亦是如此,不说其他人,哪怕是历朝历代的天子,再贤明的天子,也不会任由清党把持朝廷,两相制衡才是帝王之术。
所以说,什么清党、浊党,实则是帝王故意放纵的结果,无益于国家,只有助于君主驾驭臣子,十分无聊。
当然,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得知此番前来御史张维与陈太师交善,赵虞还是颇为高兴,至少他不必担心这位御史不如实上报。
当日,赵虞与李奉再次前往昆阳县,于城东迎接那位张御史。
据赵虞目测,那位叫做张维的御史大概四十岁上下,宽面短须,目光炯炯,神色间确实透露出一股正气。
似这等人,若非大忠大善,便是大奸大恶。
但既然这位张御史与陈太师交好,赵虞相信肯定是前者,毕竟以陈太师的阅历与眼力,不至于看走了眼——虽然赵虞自认为那位老太师看错了他。
“张御史。”
“世子、周都尉。”
待双方简单寒暄几句后,赵虞与李奉便将这位张御史请入了城内,在前几日宴请虎贲中郎金勋的白记酒楼,宴请了这位朝中御史,以及其随从。
半个时辰后,在白记酒楼的雅房内,御史张维看着面前满桌的酒菜,笑着对赵虞道:“承蒙周都尉盛情款待,在下感激不尽,不过饮酒之前,且容在下先办了正事……”
说罢,他便询问起了祥瑞公主遇袭一事。
于是,赵虞便将当日对虎贲中郎金勋说过的那番说辞,再次告诉了这位张御史。
跟上次一样,虽然他没有指名道姓,但言语之间,他非但暗示了袭击公主的凶手乃至宫内司巡蔡铮,并且还暗示了这蔡铮乃是受人指使。
宫内的司巡,这可不是什么小官了,谁能指使这样一名官员呢?
张御史当然听得懂赵虞的暗示,表情古怪地问道:“周都尉与世子的意思是,那蔡铮乃是受……太子或其他某位皇子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