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江西奉新人士。”
……
“请问姓名,籍贯。”
“张煌言,浙江鄞县人士……”
“陈明遇,浙江上虞人士……”
……
客栈中,一片黑压压的满是赶考的士子,都在等着朝廷免费提供的午饭。
一群年轻士子打量着独自靠在角落的老秀才,老秀才身材中等,须发皆白,少说五十多岁,他的出现立即引起了一众年轻士子的关注。
没有人取笑老秀才,很多人在心中感叹,自己到了这个年龄是否也会如他这般坚持参加科考呢?
老秀才名叫宋应星,年轻的时候参加全省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取得全省第三名,自那以后参加会师,考了十几年却多次名落孙山,从此绝了科举的念想,在江西老家任县学教谕。
任教几年内,宋应星发表了大量著作,包括《天工开物》前几卷,所学涉猎极广。
听闻皇太子举办二次会试,所考内容文体不限八股文,还有算术,甚至还特招百名特长生,在算学或格物等领域有着极深研究就有机会考中,宋应星就是冲着这特长生名额来的……
第434章 君子六艺
众士子吃饱喝足后,开始与身边之人相互搭茬,探讨此次会试所考的科目。
王夫之也参加了这次会试,他虽在聚贤楼听用,但自己的学历始终是个秀才,随着太子身边的能人越来越多,只怕自己这个秀才根本没有露脸的机会了……
王夫之拿着《皇明时报》道:“不知皇太子的这篇文章大家可曾看过?这次会试要考的可都在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