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直言,万历朝的经济繁荣,其中部分不过是虚假的表象而已,因为每到税收季节,大批农户纷纷到市场卖粮,商人忙于到市场收粮,市场显得繁荣一片。

由于当时国内白银稀少,需要更多的粮食才能换取一点点白银,所以,农民往市场运送的食量就多起来,运送白银的车辆也多起来,市场更加的“繁华”起来。

殊不知,市场越是繁华,农民越是贫困,最终获利的,是官府和商人!

这个道理,不少掌权的上层人物都清楚,朱慈烺自然也清楚,所以这些年他实行了“商人缴银,农户缴粮”的税收制度。

第938章 惊变

内阁会议上,内阁诸公陷入了沉思。

大家都是帝国的高层精英人士,知晓黄宗羲的理论无疑是正确的,当年大明为了解决国内白银稀少的情况,借助于海外贸易,换取国内所需的白银量,于是有了大规模的海外贸易。

大明生产的茶叶、瓷器、丝绸,源源不断地销售到海外各国,换取大量白银,用作国内官员工资、购买农民粮食的本钱,海外市场因此变得繁荣了起来。

白银作为货币繁荣了大明的国内市场,带动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个代价,却是农户受到的盘剥越来越重!

因为农民无法从表面繁荣的市场和海外贸易获得更大的实惠,反而因朝廷不管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而愈加贫困,财富日益集中于官府和部分商人手中,以至于加剧了大明王朝的土地兼并问题!

沉思之后,内阁首辅杨廷麟发问了:“黄部堂,你可有解决之法?”

“有!”

黄宗羲道:“若想彻底解决淋尖踢斛的弊政,减轻百姓的负担,需要一次彻底的改革,而不是出台改变的政策!”

杨廷麟道:“说说看!”

黄宗羲看了杨廷麟和其他内阁阁员一眼,道:“唯有取消公粮这一农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