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武十二年九月,天武朝的第二次下西洋壮举开启了。

朱慈烺任命吴忠为正使,海军将领刘国轩和蓝浩然充当副使,率官兵五万六千余人,乘战船百艘,携商船二百余艘,自上海州起航,扬帆西进。

这次下西洋,政治上,大明要与欧洲各国正式建交,建立大使馆。

吴忠将代表大明与欧洲几大强国洽谈,共同建立世界新秩序,瓜分世界殖民地。

大明首先看好的是非洲北部的埃及,朱皇帝打算在那里开通苏伊士运河,掌管亚洲通往欧洲的最近海上通道。

如果没有这条运河,大明前去欧洲,将会在非洲绕沿海一大圈,费时费力还危险。

当然,大运河起码得挖个十几年,非洲黑兄弟有的忙了。

军事上,大明应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的邀请,要在大西洋的葡属马德里群岛长期驻军,蓝浩然此去便是驻守大西洋吹风。

还有印度,明军还得派出一支海军舰队前往孟买驻扎,开发当地,在南亚次大陆建立海外基地,向中亚各国宣扬大明国威,发展藩属国。

这一切,都会在第二次下西洋的过程中部署。

除了下西洋,南洋通往美洲的贸易线从未停止过,大明每年不断的往巴西一带移民。

自从大明与葡萄牙结盟后,通过与法兰西的合作,路易十四向尼德兰施压,最终让巴西殖民地重归葡萄牙。

有亲家在,大明名正言顺的在南美有了立足之地。

毕竟葡萄牙在美洲的势力较弱,需要倚仗大明。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朱慈烺不仅大力开拓海洋贸易,对中国自古以来的古丝绸之路,亦是下了血本重新拾起。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一万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