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自己的父亲,小兵崔兴运得意道:“那是当然,当年蒙古土默特部趁我大明藩王靖难之际南下宣府劫掠,我爹见一个鞑子兵嚣张扬马而来,不顾生命危险,徒手一个飞扑上去,将那鞑子兵给干翻了,夺了他的战马,单骑冲出了蒙古兵的包围!”

“哇!崔哨真厉害呀!”众人发出惊叹。

这名姓崔的哨总,沧桑的脸上面沉如水,无丝毫喜悦之情。

沉默了片刻,他长叹了口气,低声自语道:“我何止打过蒙古人,连天武军,我都与他们交手过两次……”

第1115章 上阵父子兵

这名姓崔的哨总,名为崔响,出身宣府镇,在崇祯七年清军入关时,全家被八旗兵掳掠至抚顺,成了汉八旗的包衣。

崇祯十二年,朱慈烺率军北上平辽,直逼满清老巢盛京,满八旗被打废,八旗蒙古跑了跑,散的散,皇太极征召全国十四岁以上男子参军,年仅十二岁的崔响被迫参军。

他与朱慈烺同岁,明军两次与满清的大战,崔响都参加了,只不过是作为汉军旗的包衣参战。

朱慈烺彻底平定辽东后,崔响回到了老家宣府,恰逢晋王勾结蒙古土默特南侵。

因勇猛扛敌,他被当地官府表彰,获得了十亩田地,当地的村长还给他介绍了个媳妇,上了户口。

然而因大明国内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大明人口爆炸式的增长,仅国内本土人口数量就高达三亿!

人口激增,农田数量有限,加之太平日子粮食价格低廉,经过两代人的分田,普通农民的田地越来越少,只够全家温饱,崔响家的十亩地,更要养活一家人,生活质量日渐艰苦。

这些年来,为了生计,崔响响应朝廷号召,踏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因厌恶战事,他选择了在西伯利亚地区捕贩貂皮。

在西伯利亚地区,皮毛价值进入,生意很是火爆,不仅大明国内需求日增,俄国人也对皮毛情有独钟。

俄国哥萨克探险队在征服西伯利亚的过程中,主要以获取皮毛为主,然后上交国库获取一大笔财产。

仅进入十七世纪那一年,沙俄国库就收到二十万张黑貂皮、一万张黑狐皮、五十万张松鼠皮,以及许多海狸皮与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