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他大臣们现在看来是一半赞同一半反对,赞成征伐的代表人物是鸿胪寺卿方以智、户部尚书李岩。
方以智熟知世界,知道扩张带来的好处。
而李岩身为户部尚书,负责全国户籍,深知汉地九州人口稠密,将会对未来造成重大的隐患,应该找些事给这些人做做。
全世界宜居的好地方多的去了,只要军队拿下这些地方,朝廷再实行丰厚的移民政策,总有人会抢着去的。
若是再不走的话,李岩就要考虑搞一搞皇帝之前提出的房地产了……
反对大明对外征伐的代表人物,有财政大臣黄宗羲、海事大臣沈廷扬。
以往大明进行海外战争,收获了广袤的土地,但每次打完仗,朝廷为了安抚当地人民,就要进行战后重建工作,防止他们穷死造反。
如此一来,朝廷每年就要贴出大量的真金白银,长期此往,帝国财政亏损十分严重。
原本年年有余、富得流油的大明财政,现如今年年赤字。
作为财政大臣,黄宗羲不得不反对。
海事大臣沈廷扬大概也是看到了这一点,而且他负责监管大明海域,可大明海域实在太大了,海事部根本就忙不过来!
还有一拨人,介于赞成与反对之间,也就是中立,他们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给出的理由也让人信服。
他们觉得,就目前来说条件还不成熟,大明还没有把握单挑全世界,一旦失败,我们大明帝国将会如何如何……
在我们没有必胜把我的时候,应该先缓一缓,等历史时机成熟了再大举对外作战,岂不是更稳妥?
对于这番言论,朱慈烺当他纯粹是在放屁!
什么叫没把握?什么又叫时机成熟?标准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