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吧,一个皇帝没了皇后,也没有另立皇后,更没有太后,那整个后宫,是儿媳太子妃说了算!
皇帝的嫔妃,虽是太子妃的长辈,但嫡庶有别,也得老老实实的敬着太子妃。
想一箭双儿媳,海选太子妃是最好的方式,如此候选者需要经过几轮筛选,又在宫中居住月余,哪个更适合当太子妃,一目了然。
相当于把决断权给了她们自己,避免了皇室开罪某个重臣。
又是安排媳妇,又是扫清障碍的,朱慈烺全力支持太子执掌南府,上演着一副父慈子孝的美好画面,然而面对汉王党官员不断上书求情,他却一直置之不理。
六月初,等待了三个月的汉王朱和墿,带着汉王府一家及汉王党一干文臣武将,闷闷不乐的踏上了开往西域的专车。
第1241章 二十四总督
天武二十三年七月初一,天武皇帝朱慈烺颁布制书,下传大明四海臣民,将全国疆域划分为七十二省,设七十二巡抚,二十四位总督,曰督抚制。
早在天武二年,大明就确立了完整的巡抚制度,为一省总长官。
总督,大明早就有了,不过并非常驻性质,最初是中央差遣的“派出”性质,严格来说属于朝廷派到地方视察的临时工,类似钦差。
地方总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选,以尚书、侍郎任者,亦加都察院正官(都御史、副都御史、佥都御史)职衔。
如景泰初期,于谦任兵部尚书,兼领总督京师,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
景泰三年,朝廷任命王翱为两广总督,成化年间,为平“瑶乱”再派韩雍出任两广总督,才成定制,但终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还是“京城来的”性质。
大明朝三百年间,一共设过五六个重要总督。
弘治十年置三边总督,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正德八年置总督宣大,总督宣府、大同、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