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费利克斯首相回答道
他已经准备推动考功制了,这是奥地利政府为了避免底下官员消极怠工,专门设计的政绩考核制度。
这个标准并不是很高,只要能够完成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工作,按照政府的规章制度办事,就算是合格了。
如果在这基础上,还做出了成绩,那么恭喜你准备升官了。
反之,既没有按照政府的规章制度办事,又没有拿的出手的政绩,就是要清洗的无能之辈了。
发展经济是政绩,推广民族融合是政绩,普及义务教育是政绩,把政府的政令切切实实执行了下去,那也是政绩。
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只要在某一个方面做出了成绩,那都是政绩。
奥地利政府要打击的是那种不听话,又无能的官员。
中央政府让你推广奥地利语,你跑去推广地方方言,你不完蛋谁完蛋?
作为政府打击的对象,查一下你的钱包自然是少不了的。要是查出来了问题,正好拿来当典型杀鸡儆猴。
有多少官员因此而丢掉帽子,又有多少官员因此获得升迁,弗朗茨并不是很关心,他只要最终的结果。
第三十四章 被带偏的话题
1850年2月21日,在英法俄的外交压力下,普鲁士政府同丹麦王国在柏林签订了《普丹柏林条约》。
普鲁士政府承认丹麦王国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主权,普丹战争正式结束。
在条约签订前,在俄国人的强势压力下,普鲁士军队实际上已经撤出丹麦王国,包括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都被放弃了。
条约签订过后,德意志联邦代表团愤怒离场,拒绝承认丹麦王国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的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