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地区殖民地亏损682万神盾;
喀麦隆殖民地亏损342万神盾;
利比亚殖民地亏损216万神盾;
西奈半岛亏损205万神盾;
塞浦路斯岛、克里特岛等地中海岛屿亏损186万神盾;
巴塔哥尼亚高原据点亏损28万神盾;
其它地区若干殖民据点共计亏损128万神盾。
林林总总加起来,1861年奥地利的所有殖民地加起来共计亏损5957万神盾。
这还是建立没有大举对外用兵的情况下,要是爆发了战争,这个数字还要增加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巨额的亏损是制约奥地利殖民扩张的核心因素,尤其是殖民地开辟初起,那完全是纯投入状态。
新增加的兰芳自治省虽然不值得一提,可是在1861年末的年度核算中,他们却分摊了58万神盾的军费。
名义上是分摊军费,保护邦国的安全,实际上这和直接上缴中央政府没有任何区别。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盾的流通,还有一笔铸币税可以收。
这些收入加起来,从1862年开始南洋地区,就会由投入阶段转变为回报阶段。
如果考虑到增加的工商业市场,为国内提供的工业原材料,价值就更高了。
维也纳政府需要付出的仅仅是安全保护,这根本就不需要说,财源所在自然要保护了。
财政大臣卡尔兴冲冲的提议道:“陛下,我们的殖民方式是否要改变一下,这种间接统治获得的收益,并不比我们直接控制收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