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解俄罗斯帝国没问题,关键是没有办法让他们碎片化。仅仅只是在边角料上撕下几块肉,已经不是奥地利的追求。
尤其是在非洲战略的关键时刻,现在俄罗斯帝国出现了问题,奥地利就会陷入这个泥潭中,短时间内无法脱身。
弗朗茨想了想说:“那就找个机会,把消息通报给俄国人。不过不是现在,等英国人的计划进行得差不多了再行动。
涉及到了这么多国家,想要他们同时向俄国人发难,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英国人恐怕是一厢情愿。”
仇恨大家有,利益诉求大家也有。这些因素构成了各国向俄罗斯复仇的前提条件,遗憾的是各国政府不是那么给力。
由于通信不便的缘故,这么多国家无法进行足够的沟通,大家分布在天南海北,所谓的联合行动只是一厢情愿,很容易被俄国人逐个击破。
更何况其中不少国家的政府都腐朽了,根本就没有收复失地的勇气,要让他们下定决心,除非英国人亲自上阵。
既然如此,弗朗茨自然是不着急。等英国人准备的差不多了,才通知俄国人,也可以给亚历山大二世增加一点儿游戏难度。
要是让沙皇政府用外交手段解决了问题,岂不是让英国人很没面子?
第八十四章 没钱,只能杀猪了
圣彼得堡,自从东普鲁士会战结束后,处于漩涡中心的沙皇政府日子就不好过了。
尽管前线的将领背了黑锅,亚历山大二世还是明白,真正导致俄军大败的原因,不是将领们的指挥问题。
如果没有那一道速战速决的命令,或许东普鲁士会战还在继续。按照最初的战略,俄军只需要和普鲁士人对持,依靠海上优势进攻获得胜利。
进攻和防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俄军采用防守战略,绝对不会败得这么快。普鲁士人的突然增兵,他们最多也就丢几道防线。
“钱”成为了这次会战失败的罪魁祸首,其次是俄罗斯帝国糟糕的交通,再次是沙皇政府腐败的官僚系统,最后才是这道“决战令”。
陆军大臣赫拉梅德汇报道:“陛下,我们已经进行了动员,前线的兵力损失,在未来两个月就可以补充满员。